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下列不可以用来观测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位移的方法是()。

A、(A) 几何水准测量法

B、(B) 三角高程测量法

C、(C) 液体静力水准法 .

D、(D) 精密导线法

答案:D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不同方法观测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位移的适用性。

A选项(几何水准测量法):这是观测垂直位移的经典和常用方法,通过测量两点间的高差变化来确定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因此A选项是可以用来观测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位移的。

B选项(三角高程测量法):这也是一种测量垂直位移的有效方法,通过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确定垂直位移,所以B选项同样适用于观测混凝土建筑物的垂直位移。

C选项(液体静力水准法):该方法利用连通管原理,通过测量各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液面高度差来确定各测点的垂直位移,特别适用于多点、远距离的垂直位移观测,因此C选项也是观测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位移的有效手段。

D选项(精密导线法):精密导线法主要用于测量水平位移或平面位置的变化,它通过测量导线各边的长度和转折角,结合已知点的坐标,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由于它主要关注水平方向和位置的变化,而不是垂直方向的高程变化,因此D选项不可以用来观测混凝土建筑物的垂直位移。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选项(精密导线法)。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普通水泥的细度要求是 80μm 方孔筛筛余≤10.0%。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cc26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是测定垂直位移标点的起点或终点,通常在坝体两侧附近选择坚实可靠的地方埋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f3499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除流速分布很不均匀的情况(如水跃的跃后断面)需要特别考虑外,水力计算中通常取动能修正系数α等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9066d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为了方便施工,施工截流应选在枯水期后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4b3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属于变形观测资料的基本曲线图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fae04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均匀流条件下,任一微小流束的水力坡度()总流的水力坡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90866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现场观测引张线应先挂锤后夹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fc39c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渠道采用水力最优断面设计与实用经济断面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098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流域根据三场雨强相同,但暴雨中心分别在上、中、下游的洪水分析的三条单位线,它们的洪峰流量分别 为 q 上 ,q 中 ,q 下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应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a05c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 100 km 2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576 mm,则多年平均流量 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37136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下列不可以用来观测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位移的方法是()。

A、(A) 几何水准测量法

B、(B) 三角高程测量法

C、(C) 液体静力水准法 .

D、(D) 精密导线法

答案:D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不同方法观测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位移的适用性。

A选项(几何水准测量法):这是观测垂直位移的经典和常用方法,通过测量两点间的高差变化来确定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因此A选项是可以用来观测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位移的。

B选项(三角高程测量法):这也是一种测量垂直位移的有效方法,通过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确定垂直位移,所以B选项同样适用于观测混凝土建筑物的垂直位移。

C选项(液体静力水准法):该方法利用连通管原理,通过测量各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液面高度差来确定各测点的垂直位移,特别适用于多点、远距离的垂直位移观测,因此C选项也是观测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位移的有效手段。

D选项(精密导线法):精密导线法主要用于测量水平位移或平面位置的变化,它通过测量导线各边的长度和转折角,结合已知点的坐标,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由于它主要关注水平方向和位置的变化,而不是垂直方向的高程变化,因此D选项不可以用来观测混凝土建筑物的垂直位移。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选项(精密导线法)。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普通水泥的细度要求是 80μm 方孔筛筛余≤10.0%。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cc26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是测定垂直位移标点的起点或终点,通常在坝体两侧附近选择坚实可靠的地方埋设。

A. (A) 水准基点

B. (B) 工作(起测)基点

C. (C) 观测点

D. (D) 校核基点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水利工程中垂直位移监测中的术语和概念。

A. 水准基点:水准基点是在整个测量系统中作为基准的固定点,通常设立在距离建筑物较远且地质条件稳定的地方,作为长期不变的参考点使用。它不直接用于日常的变形观测,而是用来校核工作基点的变化情况。

B. 工作(起测)基点:工作基点是在靠近建筑物的位置设立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它直接用于日常的垂直位移观测。观测人员会从这些点出发,对具体的观测点进行高程测量。这是正确答案。

C. 观测点:观测点是指需要实际监测其垂直位移变化的具体位置,如大坝表面或结构的关键部位。观测点不是用来作为基准的,而是监测对象。

D. 校核基点:校核基点是用来校验工作基点是否发生位移的参考点,通常设立在较稳固的地方,并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联测以确认其稳定性。

因此,根据题目描述,“测定垂直位移标点的起点或终点”,并且是在“坝体两侧附近选择坚实可靠的地方埋设”的描述,符合工作(起测)基点的功能定位,故答案为 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f3499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除流速分布很不均匀的情况(如水跃的跃后断面)需要特别考虑外,水力计算中通常取动能修正系数α等于()。

A. (A) 0.9

B. (B) 0.95

C. (C) 1

D. (D) 1.2

解析:在水利工程的水力计算中,动能修正系数(α)是一个用于修正实际流速分布与理想流速分布差异的系数。这个系数主要应用于计算水流的动能和动量。

选项解析如下:

A. (A)0.9 - 这个值偏低,通常在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时不会取这么低的值。

B. (B)0.95 - 这个值也比较接近1,但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流速分布不均匀问题,不需要这么低的动能修正系数。

C. (C)1 - 在流速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动能修正系数通常取为1,意味着实际流速分布接近于理想状态下的均匀流速分布,不需要进行修正。

D. (D)1.2 - 这个值偏高,意味着需要较大程度地修正动能,通常在流速分布非常不均匀时才可能取这样的值。

为什么选择C: 根据题干信息,“除流速分布很不均匀的情况(如水跃的跃后断面)需要特别考虑外”,在一般情况下,水力计算中假设流速分布是均匀的,因此动能修正系数α通常取值为1,表示不需要进行修正。所以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9066d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为了方便施工,施工截流应选在枯水期后期。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4b3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属于变形观测资料的基本曲线图的是()。

A. (A) 位移过程线

B. (B) 位移分布图

C. (C) 渗流量过程线图

D. (D) 坝体裂缝平面分布图

解析:选项解析:

A. 位移过程线:这是变形观测资料的基本曲线图之一。它反映了监测点随时间变化的位移情况,能够直观地显示结构或地面的运动趋势,对于分析变形的原因和预测未来的变形情况非常重要。

B. 位移分布图:同样属于变形观测资料的基本曲线图。这种图表显示了不同监测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有助于了解整个监测区域的变形模式。

C. 渗流量过程线图:这个选项虽然也是水利监测中的重要图表,但它反映的是水通过坝体或岩土体的流量变化,而不是直接反映变形情况。因此,它不属于变形观测资料的基本曲线图。

D. 坝体裂缝平面分布图:这个图表显示了坝体裂缝在平面上的分布情况,是了解坝体结构性变形的重要资料,因此也属于变形观测资料的基本曲线图。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ABD): 选择的答案应包括所有反映结构或地面变形情况的图表。选项A、B和D都是直接用于分析结构变形的图表,它们提供了关于位移的时间过程、空间分布和裂缝的具体位置等重要信息,是变形观测资料的基本组成部分。而选项C虽然对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监测也很重要,但它主要关联的是渗流情况,而不是直接的变形观测资料,因此不在选择之列。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fae04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均匀流条件下,任一微小流束的水力坡度()总流的水力坡度。

A. (A) 大于

B. (B) 等于

C. (C) 小于

D. (D) 不确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均匀流条件下微小流束与总流水力坡度的关系。

在均匀流中,水流特性(如流速、水深等)沿流程保持不变,即水流处于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意味着水流中的每一个微小流束都遵循相同的流动规律,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平衡。

水力坡度是描述水流沿程能量损失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水流在流动过程中单位长度上的能量损失。在均匀流中,由于水流特性保持不变,因此无论是微小流束还是整个总流,它们的水力坡度都应该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 大于:这个选项认为微小流束的水力坡度大于总流的水力坡度,这与均匀流的定义相矛盾,因为均匀流要求水流特性沿程不变,包括水力坡度。

B. 等于:这个选项符合均匀流的特性,即微小流束与总流的水力坡度相等。

C. 小于:这个选项同样与均匀流的定义不符,因为微小流束和总流在均匀流条件下应具有相同的水力坡度。

D. 不确定:这个选项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而根据均匀流的定义,我们可以确定微小流束与总流的水力坡度是相等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即均匀流条件下,任一微小流束的水力坡度等于总流的水力坡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90866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现场观测引张线应先挂锤后夹线。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现场观测引张线操作顺序的判断题。

首先,我们来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现场观测引张线应先挂锤后夹线”。这涉及到引张线观测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引张线观测:是水利工程中用于监测建筑物如大坝、堤防等水平位移的重要技术手段。它通过在建筑物两侧设置固定点,并拉紧一根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的钢丝(即引张线),来测量建筑物沿引张线方向的微小位移。
挂锤与夹线:在引张线观测中,挂锤是为了给引张线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使其保持紧绷状态,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而夹线则是在引张线两端或特定位置进行固定,以确保引张线的稳定。

接下来,我们分析选项:
A. 正确:如果选择这个答案,则意味着在观测过程中,确实应该先挂锤后夹线。但实际上,这种顺序并不符合引张线观测的常规操作。
B. 错误:这个选项指出“先挂锤后夹线”的操作顺序是错误的。在引张线观测中,为了确保引张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常需要先进行夹线操作,将引张线两端固定,然后再挂锤施加预应力。这样可以避免在挂锤过程中引张线发生不必要的位移,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由于引张线观测中需要先夹线后挂锤,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选择B选项“错误”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fc39c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渠道采用水力最优断面设计与实用经济断面大。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中关于渠道断面设计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及其背后的原因:

A. 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认为水力最优断面设计与实用经济断面是完全相同的或者水力最优断面一定大于实用经济断面,这在水利工程实践中是不准确的。

B. 错误: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水力最优断面和实用经济断面在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有侧重。

水力最优断面:主要基于流体力学的原理,考虑水流在渠道中的能量损失最小,即水流阻力最小,从而确定渠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这种断面设计在理论上能达到最小的水流能耗,但可能在经济上不是最优的。

实用经济断面:则更多地考虑了工程的经济性,包括建设成本、维护费用以及运行效率等因素。它可能不是纯粹从水力最优的角度出发,而是综合了多种因素后确定的断面尺寸。因此,实用经济断面可能并不完全等同于水力最优断面,但能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水力最优断面与实用经济断面在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并不等同。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渠道采用水力最优断面设计与实用经济断面大”是不准确的,正确答案是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098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流域根据三场雨强相同,但暴雨中心分别在上、中、下游的洪水分析的三条单位线,它们的洪峰流量分别 为 q 上 ,q 中 ,q 下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应该()。

A. (A) q 上 > q 中 > q 下

B. (B) q 上 < q 中 < q 下

C. (C) q 上 = q 中 = q 下

D. (D) q 上 ≥ q 中 ≥ q 下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流域洪水单位线特性分析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背景中的关键信息:三场雨强相同,但暴雨中心分别位于流域的上、中、下游。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并给出选择B选项的理由。

A. q 上 > q 中 > q 下:这个选项假设上游的洪峰流量最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水流在流域内传播需要时间,且传播过程中会有损失和扩散,因此上游的暴雨中心产生的洪水在到达下游时,其峰值往往会被削弱或分散,所以上游的洪峰流量通常不会比下游大,尤其是在相同雨强下。

B. q 上 < q 中 < q 下:这个选项考虑了水流在流域内的传播和累积效应。由于暴雨中心位于上游时,水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传播到中下游,且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损失,因此上游的洪峰流量相对较小。而当暴雨中心位于中游时,上游已有一部分水量积累,且中游暴雨的加入会进一步增大洪峰流量。当暴雨中心位于下游时,上游和中游的水量都已积累并汇入下游,导致下游的洪峰流量最大。这符合洪水传播的物理规律。

C. q 上 = q 中 = q 下:这个选项忽略了水流在流域内传播和累积的复杂性,假设了无论暴雨中心在何处,洪峰流量都相同,不小于这中游在实际,情况下但是不忽略了成立的下游。由于
累积
效应D可能.产生的 更大q洪 上峰 ≥流量 q, 中因此 ≥也不 q准确 下。

这个综上所述选项,虽然考虑到考虑了水流上游在洪流域峰内的流量传播可能和累积效应,以及相同雨强下不同位置暴雨中心对洪峰流量的影响,选项B“q 上 < q 中 < q 下”是正确的。这个选项准确地反映了流域内洪水传播的物理过程和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a05c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 100 km 2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576 mm,则多年平均流量 为()。

A. (A) 150m 3 /s

B. (B) 15m 3 /s

C. (C) 74m 3 /s

D. (D) 18m 3 /s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该闭合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多年平均径流量(mm)=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 多年平均降水量 = 1050 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 576 mm

所以,多年平均径流量 = 1050 mm - 576 mm = 474 mm

接下来,将径流量转换为体积,我们需要流域面积和径流量的乘积,并考虑单位转换。

流域面积 = 100 km² = 100 * 10^6 m² (因为1 km² = 10^6 m²)

多年平均径流量(以水层深度表示)= 474 mm = 0.474 m (因为1 mm = 0.001 m)

多年平均径流量(体积,单位:m³)= 流域面积(m²)* 径流量(m) = 100 * 10^6 m² * 0.474 m = 47400 * 10^3 m³

现在我们得到了流域一年的总径流量体积,但题目要求的是多年平均流量(单位:m³/s),所以我们需要将年总径流量除以一年的秒数。

一年的秒数 = 365天/年 * 24小时/天 * 3600秒/小时 = 31,536,000秒/年

多年平均流量 = 多年平均径流量(体积,m³) / 一年的秒数(秒)

多年平均流量 = (47400 * 10^3 m³) / 31,536,000 秒 ≈ 15 m³/s

因此,选项B(15m³/s)是正确的答案。

解析各个选项: A. 150m³/s 明显过高,不符合计算结果。 B. 15m³/s 与我们的计算结果相符,是正确答案。 C. 74m³/s 也过高,不符合计算结果。 D. 18m³/s 虽然接近,但不符合计算结果。

选项B是正确答案,因为它是通过正确的计算过程得出的结果。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37136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