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998
B、(B) 1999
C、(C) 2000
D、(D) 1995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发布时间的记忆与理解。
解析如下:
选项A (1998年):这不是正确答案,因为该暂行办法并非在1998年发布。
选项B (1999年):这也并不是正确答案,同样地,该暂行办法不是在这个年份发布的。
选项C (2000年):这是正确的答案,《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是在2000年5月发布并开始实施的。
选项D (1995年):此选项也不正确,因为该暂行办法并非在此年份发布。
选择C作为答案是因为,《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确实是在2000年5月由相关部门发布,并正式开始实施。这一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蓄滞洪区,保护受影响群众的利益,确保防洪安全。
A、(A) 1998
B、(B) 1999
C、(C) 2000
D、(D) 1995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发布时间的记忆与理解。
解析如下:
选项A (1998年):这不是正确答案,因为该暂行办法并非在1998年发布。
选项B (1999年):这也并不是正确答案,同样地,该暂行办法不是在这个年份发布的。
选项C (2000年):这是正确的答案,《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是在2000年5月发布并开始实施的。
选项D (1995年):此选项也不正确,因为该暂行办法并非在此年份发布。
选择C作为答案是因为,《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确实是在2000年5月由相关部门发布,并正式开始实施。这一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蓄滞洪区,保护受影响群众的利益,确保防洪安全。
A. (A) 防渗
B. (B) 增加过水量
C. (C) 护岸、护底工程
D. (D) 反滤排水
解析:选项解析:
A. 防渗 - 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膜、土工布等,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可用于水库、尾矿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的防渗层,防止水分渗漏。
B. 增加过水量 - 这一选项通常不是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应用范围。土工合成材料不直接用于增加过水量,而是用于控制和管理水流。
C. 护岸、护底工程 - 土工合成材料可以用于河堤、海堤等护岸护底工程,它们能够起到加固土壤、防止侵蚀的作用。
D. 反滤排水 - 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织物和土工网可以用于反滤排水,它们允许水通过而阻止土壤颗粒的流失,常用于排水系统、堤坝的排水层等。
为什么选择ACD:
选项A、C和D都正确描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在这些应用中发挥着结构加强、防护和过滤等关键作用。选项B虽然可能与水流量有关,但并不是土工合成材料直接的应用目的,因此不包含在正确答案中。所以,正确答案是ACD。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 15
B. (B) 20
C. (C) 25
D. (D) 30
解析:选项解析:
A. 15度:此选项错误。15度并不是《水土保持法》规定的禁止开垦的陡坡地标准。
B. 20度:此选项错误。虽然20度是一个相对较陡的坡度,但不是《水土保持法》中规定的具体界限。
C. 25度:此选项正确。《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以防止水土流失。
D. 30度:此选项错误。虽然30度的坡度更加陡峭,但《水土保持法》规定的具体界限是25度。
选择答案C的原因:
根据《水土保持法》的相关规定,25度以上的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会加剧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法律明确禁止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上进行农作物的开垦种植,以保护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所以正确答案是C。
A. (A) 0.742
B. (B) -0.258
C. (C) 0.258
D. (D) 3.45
解析:在水准测量中,计算两点之间的高差是通过比较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来完成的。后视读数是指测量仪器在已知高程点(或称为起始点)上的读数,前视读数是指测量仪器在未知高程点(或称为目标点)上的读数。
计算公式为: 高差 = 后视读数 - 前视读数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 后视读数 = 1.854m 前视读数 = 1.596m
计算高差: 高差 = 1.854m - 1.596m = 0.258m
现在分析各个选项: A. 0.742m - 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地计算两个读数之间的差值。 B. -0.258m - 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得出的高差是负数,而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应该得出正数高差。 C. 0.258m -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因为它正确地计算了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之间的差值。 D. 3.45m - 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数值与给出的读数完全不符,显然是错误的计算结果。
因此,正确答案是 C. 0.258m,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两个读数之间的差值。
A. (A) 恒定流
B. (B) 非恒定流
C. (C) 均匀流
D. (D) 非均匀流
解析:这个问题考察的是水力学中关于水流分类的基本概念。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及其与题目描述的对应关系。
A. 恒定流:这是指水流中各运动要素(如流速、流向、水深等)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流动。这与题目中“任一点处所有的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水流”完全吻合。
B. 非恒定流:与恒定流相对,非恒定流指的是水流中各运动要素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流动。这明显与题目描述不符。
C. 均匀流:均匀流主要关注的是水流沿程各过水断面上的流速分布是否均匀,即流速大小和方向沿水深是否一致,而不涉及运动要素是否随时间变化。因此,这一选项与题目要求不符。
D. 非均匀流:与均匀流相对,非均匀流指的是水流沿程各过水断面上的流速分布不均匀的流动。这同样不涉及运动要素是否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因此也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只有A选项“恒定流”完全符合题目中“任一点处所有的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水流”的描述。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A) 湿绝热过程
B. (B) 干绝热过程
C. (C) 降水过程
D. (D) 假绝热过程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大气物理学中关于气块在上升或下沉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知识。
解析如下:
A. 湿绝热过程:当气块内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后,这些水滴没有离开气块,而是伴随着气块一起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气块的变化主要受到自身内部的物理变化影响,如潜热释放,而不是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因此,这是湿绝热过程的定义。
B. 干绝热过程:指的是没有相变发生,也没有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的过程。显然,当有水汽凝结时,就不再符合干绝热过程的特点。
C. 降水过程:是指凝结形成的水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大小后从云中降落下来的过程。题目中提到凝结物仍然留在气块内,并未落下,所以不符合降水过程的定义。
D. 假绝热过程:通常是指考虑了湍流混合等因素后的绝热过程,题目中并未涉及这些因素,因此不适用。
根据题意,凝结物仍然留在气块中,正确答案是 A. 湿绝热过程。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这道题的答案是B(错误),解析如下:
首先,我们理解题目中的关键概念“高差”。在水利工程和测量学中,“高差”通常指的是两点间垂直距离的差异,即两点间的高度差。然而,题目中的表述“高差是地面两点的高度之差”虽然直观上接近正确,但缺少了一个重要的限定条件。
具体来说,高差应该是指“两点间沿铅垂线方向的高度之差”。这个限定条件非常关键,因为它明确了高差是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差,而非简单的两点间高度数值的差值。例如,如果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但相距很远,按照题目的表述,它们之间似乎会有“高度之差”,但实际上它们的高差为零,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差。
因此,虽然“高差是地面两点的高度之差”这一说法在日常语境中可能被视为近似正确,但从专业术语的精确性角度来看,它缺少了必要的限定条件,即“沿铅垂线方向”。所以,严格来说,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综上,答案选择B(错误)。
A. A、正确
B. B、错误
A. (A) 不超过浇注截面最小尺寸的 1/3
B. (B) 不超过板厚的 1/2
C. (C) 不大于钢筋净距的 1/2
D. (D) 不超过混凝土泵管的 1/4
解析:选项解析:
A. 不超过浇注截面最小尺寸的 1/3:这个选项考虑了石子粒径与浇注截面的关系,但1/3的比例过大,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稳定性不足。
B. 不超过板厚的 1/2:这个选项符合混凝土设计中的一般规定。石子最大粒径的选择确实通常不应超过混凝土板厚的1/2,这样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结构强度。
C. 不大于钢筋净距的 1/2:这个选项关注了石子粒径与钢筋净距的关系,但这不是选择石子最大粒径的主要依据。钢筋净距主要影响的是混凝土的浇筑和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 不超过混凝土泵管的 1/4:这个选项关注的是泵送混凝土的输送问题,石子粒径确实不能太大以免堵塞泵管,但1/4的比例过于严格,通常泵管直径远大于混凝土中石子的最大粒径。
为什么选择B: 选项B是正确的,因为混凝土中石子的最大粒径确实应该不超过板厚的1/2。这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因石子过大而造成的混凝土内部缺陷,如空洞、分层等问题。同时,这个规定也便于施工操作,保证混凝土可以均匀地浇筑和捣实。其他选项要么与石子粒径选择无关,要么比例不恰当,因此不正确。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混凝土中砂的细度模数与砂率之间的关系。
选项A“正确”与选项B“错误”的判断基于砂的细度模数与砂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砂的细度模数:是表征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细度模数越小,表示砂越细。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率的选定主要根据混凝土所要求的强度等级、水灰比、水泥用量、粗细集料的颗粒级配等因素来决定。
对于混凝土而言,当砂子较细时(即细度模数较小),其表面积相对较大,需要更多的水泥浆来包裹砂粒,以达到良好的工作性和强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细砂的情况下,砂率就应该增大。实际上,过高的砂率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变得干稠,流动性变差,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在细砂的情况下,合理的砂率值应该是适当减小的,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
综上所述,当砂子的细度模数较小时,混凝土的合理砂率值并不是较大,而是应该适当减小。因此,选项A“正确”是错误的,而选项B“错误”是正确的。
A. (A) 分水线
B. (B) 山脊线
C. (C) 集水线
D. (D) 示坡线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专业中的地形图识别知识。
A. 分水线:指的是分隔两个流域的高地界线,通常是水流的分界线,不一定是山谷线。 B. 山脊线:指的是山丘或山脉的顶部连续的隆起线,与山谷线相对,通常是分水线的位置。 C. 集水线:指的是汇集水流的线,山谷中的水流会沿着这条线汇集流向更低的地方,形成河流,所以山谷线也可以称为集水线。 D. 示坡线: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地面坡向的短线,不特指山谷线。
正确答案是C. 集水线,因为山谷线是水流汇集的路径,与集水线的定义相符。其他选项虽然与地形和水流有关,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山谷线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