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例 1. 重力坝的荷载计算:某修建在不透水地基(岩石地基)上的重力坝的横剖面如下图所示(图中单位为毫米、高程单位米)。其上游设计洪水位 135.0m, 下游相应水位 109.0m。 坝的上游坝面垂直,下游边坡 1:0.7;坝基不设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问题:(3) 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 /m 3 ,计算上、下游的垂直水压力分别是:()kN 。(单选)

A、(A) 0、56

B、(B) 0、40

C、(C) 0、114

D、(D) 300、56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重力坝上、下游垂直水压力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上游水压力:由于坝基为不透水地基(岩石地基),且坝基不设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这意味着上游水无法渗透到坝体内部或坝基下方。因此,上游坝面(即与水体直接接触的面)将承受全部上游水压力,但由于坝面是垂直的,且水压力作用线与坝面平行,所以上游坝面所受的垂直水压力分量为0。

下游水压力:下游水位为109.0m,而坝的下游边坡为1:0.7,即每水平1m下降,垂直方向下降0.7m。为了计算下游的垂直水压力,我们需要找到下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由于坝顶高程未知,但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下游水深(从坝顶到下游水位)对应的垂直高度(即下游水压力的作用点高度)小于坝高,且由于边坡较缓,这个垂直高度会远小于上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即坝高)。然而,由于题目中并未给出具体的坝顶高程或下游水深对应的精确垂直高度,且考虑到下游边坡较缓,我们可以合理推断下游的垂直水压力将远小于上游可能产生的最大垂直水压力(如果上游坝面不垂直的话)。但在此题中,由于上游垂直水压力已确定为0,且下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远小于上游可能的情况,因此下游的垂直水压力也将是一个相对很小的值。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A) 0、56:上游垂直水压力为0,与我们的分析相符;下游垂直水压力为56kN,虽然题目中未给出具体计算过程,但考虑到下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较小,且水的重度为10kN/m³,这个值在合理范围内。
B.(B) 0、40:上游垂直水压力为0,正确;但下游垂直水压力为40kN,略小于A选项,且没有足够的信息表明这个值比56kN更精确或更合理。
C.(C) 0、114:上游垂直水压力为0,正确;但下游垂直水压力为114kN,远大于A、B选项,且不符合下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较小的实际情况。
D.(D) 300、56:上游垂直水压力为300kN,显然错误,因为上游坝面垂直,水压力作用线与坝面平行,不产生垂直分量;下游垂直水压力为56kN,虽然与A选项的下游值相同,但由于上游值错误,该选项也应被排除。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答案是A选项,即上游垂直水压力为0,下游垂直水压力为56kN。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例 1. 重力坝的荷载计算:某修建在不透水地基(岩石地基)上的重力坝的横剖面如下图所示(图中单位为毫米、高程单位米)。其上游设计洪水位 135.0m, 下游相应水位 109.0m。 坝的上游坝面垂直,下游边坡 1:0.7;坝基不设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问题:(4) 当坝基设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时 ,对大坝的稳定() 。(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71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2. 水闸:根据下图所示尺寸 ,试求水闸地下轮廓线上各点的扬压力强度及单位宽度闸底板上的扬压力值。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m 3 。 要求用国际单位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中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 。问题:(1) 计算出地下轮廓线长度为();(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8e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2. 水闸:根据下图所示尺寸 ,试求水闸地下轮廓线上各点的扬压力强度及单位宽度闸底板上的扬压力值。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m 3 。 要求用国际单位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中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 。问题:(2) 采用直线比例法计算闸底板最上游点的渗透压力强度值();(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a2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2. 水闸:根据下图所示尺寸 ,试求水闸地下轮廓线上各点的扬压力强度及单位宽度闸底板上的扬压力值。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m 3 。 要求用国际单位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中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 。问题:(3) 采用直线比例法计算闸底板最上游点的渗透压力强度值();(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b5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2. 水闸:根据下图所示尺寸 ,试求水闸地下轮廓线上各点的扬压力强度及单位宽度闸底板上的扬压力值。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m 3 。 要求用国际单位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中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 。问题:(4) 本图的布置型式适应哪种闸基的地质条件()。(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c7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1 1 某水库集雨面积 0.9km 2 ,总库容 13 万 m 3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21.5m,坝顶高程 499.5m,坝长 77m,坝顶宽 4m,下游干砌块石护坡,上游坝坡分为二级。大坝建设分两期,1970 年建成坝高为 13.2m,1974 年加高大坝至 21.5m。当时为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有一根 10Cm 瓷质废弃涵管埋于坝内,进口高程约 492.5m。1999 年, 大坝背水坡有鼓出现象,被列为危险水库。2001 年,发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后水库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 2004 年 8 月 12 日“云娜”台风引起的过程降雨达 394mm,2004 年8 月 23 日“艾利”台风再次引起强降雨,导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2004 年 8 月 25 日下午 6时 20 分,巡查员发现坝体漏水量明显加大,背水坡出现塌陷现象,同时发现在高程约 493.5m有一处出流 0.05m 3 /s 的“管涌”和高程约 489m 处有出水量约 0.05m 3 /s 大坝坝肩漏水,水流略有浑浊,有细小土颗粒带出。当日库水位 497.0m,溢洪道处水深约 0.5m。位置示意见下图。根据上述大坝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 大坝背水坡大面积渗水,这种渗漏现象属于()。(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b4f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1 1 某水库集雨面积 0.9km 2 ,总库容 13 万 m 3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21.5m,坝顶高程 499.5m,坝长 77m,坝顶宽 4m,下游干砌块石护坡,上游坝坡分为二级。大坝建设分两期,1970 年建成坝高为 13.2m,1974 年加高大坝至 21.5m。当时为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有一根 10Cm 瓷质废弃涵管埋于坝内,进口高程约 492.5m。1999 年, 大坝背水坡有鼓出现象,被列为危险水库。2001 年,发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后水库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 2004 年 8 月 12 日“云娜”台风引起的过程降雨达 394mm,2004 年8 月 23 日“艾利”台风再次引起强降雨,导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2004 年 8 月 25 日下午 6时 20 分,巡查员发现坝体漏水量明显加大,背水坡出现塌陷现象,同时发现在高程约 493.5m有一处出流 0.05m 3 /s 的“管涌”和高程约 489m 处有出水量约 0.05m 3 /s 大坝坝肩漏水,水流略有浑浊,有细小土颗粒带出。当日库水位 497.0m,溢洪道处水深约 0.5m。位置示意见下图。根据上述大坝情况,回答以下问题:(2) 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种渗漏属于()。(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b9a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1 1 某水库集雨面积 0.9km 2 ,总库容 13 万 m 3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21.5m,坝顶高程 499.5m,坝长 77m,坝顶宽 4m,下游干砌块石护坡,上游坝坡分为二级。大坝建设分两期,1970 年建成坝高为 13.2m,1974 年加高大坝至 21.5m。当时为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有一根 10Cm 瓷质废弃涵管埋于坝内,进口高程约 492.5m。1999 年, 大坝背水坡有鼓出现象,被列为危险水库。2001 年,发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后水库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 2004 年 8 月 12 日“云娜”台风引起的过程降雨达 394mm,2004 年8 月 23 日“艾利”台风再次引起强降雨,导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2004 年 8 月 25 日下午 6时 20 分,巡查员发现坝体漏水量明显加大,背水坡出现塌陷现象,同时发现在高程约 493.5m有一处出流 0.05m 3 /s 的“管涌”和高程约 489m 处有出水量约 0.05m 3 /s 大坝坝肩漏水,水流略有浑浊,有细小土颗粒带出。当日库水位 497.0m,溢洪道处水深约 0.5m。位置示意见下图。根据上述大坝情况,回答以下问题:(3) 以下不适用坝肩渗漏的处理方法是()。(多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bca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1 1 某水库集雨面积 0.9km 2 ,总库容 13 万 m 3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21.5m,坝顶高程 499.5m,坝长 77m,坝顶宽 4m,下游干砌块石护坡,上游坝坡分为二级。大坝建设分两期,1970 年建成坝高为 13.2m,1974 年加高大坝至 21.5m。当时为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有一根 10Cm 瓷质废弃涵管埋于坝内,进口高程约 492.5m。1999 年, 大坝背水坡有鼓出现象,被列为危险水库。2001 年,发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后水库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 2004 年 8 月 12 日“云娜”台风引起的过程降雨达 394mm,2004 年8 月 23 日“艾利”台风再次引起强降雨,导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2004 年 8 月 25 日下午 6时 20 分,巡查员发现坝体漏水量明显加大,背水坡出现塌陷现象,同时发现在高程约 493.5m有一处出流 0.05m 3 /s 的“管涌”和高程约 489m 处有出水量约 0.05m 3 /s 大坝坝肩漏水,水流略有浑浊,有细小土颗粒带出。当日库水位 497.0m,溢洪道处水深约 0.5m。位置示意见下图。根据上述大坝情况,回答以下问题:(4) 结合实际情况,管涌的处理方式可以选择()。(多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be1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2 2.某水库为碾压均质土石坝,由主副坝组成,主坝坝高 51.5m,坝长 80m。2007 年 8 月下旬,库区附近发生特大暴雨,在暴雨袭击中,水库水位急剧上涨,副坝首先溃决,导致库水位骤降,最终酿成主坝上游坡大面积滑坡重大险情。主坝滑坡体长度 50m,错距 3.5m,经检查研究发现,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二:①库水位骤 降;②坝高 15m 处因分期施工结合面形成水平渗漏带。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库水位骤降是造成上游坝坡产生滑坡的内在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c2f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例 1. 重力坝的荷载计算:某修建在不透水地基(岩石地基)上的重力坝的横剖面如下图所示(图中单位为毫米、高程单位米)。其上游设计洪水位 135.0m, 下游相应水位 109.0m。 坝的上游坝面垂直,下游边坡 1:0.7;坝基不设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问题:(3) 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 /m 3 ,计算上、下游的垂直水压力分别是:()kN 。(单选)

A、(A) 0、56

B、(B) 0、40

C、(C) 0、114

D、(D) 300、56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重力坝上、下游垂直水压力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上游水压力:由于坝基为不透水地基(岩石地基),且坝基不设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这意味着上游水无法渗透到坝体内部或坝基下方。因此,上游坝面(即与水体直接接触的面)将承受全部上游水压力,但由于坝面是垂直的,且水压力作用线与坝面平行,所以上游坝面所受的垂直水压力分量为0。

下游水压力:下游水位为109.0m,而坝的下游边坡为1:0.7,即每水平1m下降,垂直方向下降0.7m。为了计算下游的垂直水压力,我们需要找到下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由于坝顶高程未知,但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下游水深(从坝顶到下游水位)对应的垂直高度(即下游水压力的作用点高度)小于坝高,且由于边坡较缓,这个垂直高度会远小于上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即坝高)。然而,由于题目中并未给出具体的坝顶高程或下游水深对应的精确垂直高度,且考虑到下游边坡较缓,我们可以合理推断下游的垂直水压力将远小于上游可能产生的最大垂直水压力(如果上游坝面不垂直的话)。但在此题中,由于上游垂直水压力已确定为0,且下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远小于上游可能的情况,因此下游的垂直水压力也将是一个相对很小的值。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A) 0、56:上游垂直水压力为0,与我们的分析相符;下游垂直水压力为56kN,虽然题目中未给出具体计算过程,但考虑到下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较小,且水的重度为10kN/m³,这个值在合理范围内。
B.(B) 0、40:上游垂直水压力为0,正确;但下游垂直水压力为40kN,略小于A选项,且没有足够的信息表明这个值比56kN更精确或更合理。
C.(C) 0、114:上游垂直水压力为0,正确;但下游垂直水压力为114kN,远大于A、B选项,且不符合下游水深对应的垂直高度较小的实际情况。
D.(D) 300、56:上游垂直水压力为300kN,显然错误,因为上游坝面垂直,水压力作用线与坝面平行,不产生垂直分量;下游垂直水压力为56kN,虽然与A选项的下游值相同,但由于上游值错误,该选项也应被排除。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答案是A选项,即上游垂直水压力为0,下游垂直水压力为56kN。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例 1. 重力坝的荷载计算:某修建在不透水地基(岩石地基)上的重力坝的横剖面如下图所示(图中单位为毫米、高程单位米)。其上游设计洪水位 135.0m, 下游相应水位 109.0m。 坝的上游坝面垂直,下游边坡 1:0.7;坝基不设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问题:(4) 当坝基设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时 ,对大坝的稳定() 。(单选)

A. (A) 不利

B. (B) 无影响

C. (C) 有利

D. (D) 影响不大

解析:选项解析:

A. 不利 - 这个选项错误。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的作用是减少坝基渗流,从而减少渗透力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不会对大坝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B. 无影响 - 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能够有效地控制坝基渗流,减少渗透压力,因此它们对大坝的稳定性是有影响的。

C. 有利 - 这个选项正确。帷幕灌浆可以减少地基中的渗透水流,降低渗透力,排水孔幕可以进一步排除地基中的渗流,从而减少坝基扬压力,提高大坝的稳定性。

D. 影响不大 - 这个选项不完全正确。虽然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的具体效果可能因工程情况而异,但它们通常是用来提高大坝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因此说“影响不大”并不准确。

为什么选择C:

在重力坝的设计中,坝基的渗透稳定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设置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坝基的渗流,降低由于渗透水压力引起的扬压力,这样可以减少作用于坝体的荷载,提高大坝的整体稳定性。因此,当坝基设有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时,对大坝的稳定性是有利的,故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71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2. 水闸:根据下图所示尺寸 ,试求水闸地下轮廓线上各点的扬压力强度及单位宽度闸底板上的扬压力值。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m 3 。 要求用国际单位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中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 。问题:(1) 计算出地下轮廓线长度为();(单选)

A. (A) 20 m

B. (B) 17 m

C. (C) 20.8 m

D. (D) 21 m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8e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2. 水闸:根据下图所示尺寸 ,试求水闸地下轮廓线上各点的扬压力强度及单位宽度闸底板上的扬压力值。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m 3 。 要求用国际单位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中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 。问题:(2) 采用直线比例法计算闸底板最上游点的渗透压力强度值();(单选)

A. (A) 2.18kN/ m 2

B. (B) 1.92kN/ m 2

C. (C) 1.86kN/ m 2

D. (D) 2.12kN/ m 2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中水闸地下轮廓线上渗透压力强度的计算,特别是使用直线比例法来计算闸底板最上游点的渗透压力强度值。

首先,需要明确渗透压力强度的计算公式,它通常与水位差、土的渗透系数以及渗径长度有关。但在此题中,我们使用的是直线比例法,该方法基于图中给出的水位线和地下轮廓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来估算渗透压力。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2.18kN/m²):此值偏高,可能是在计算过程中未准确应用直线比例法或考虑了额外的水位差。
B选项(1.92kN/m²):此值较为合理,可能是通过正确应用直线比例法,并考虑到水位线和地下轮廓线之间的实际关系得出的。
C选项(1.86kN/m²):此值偏低,可能是在计算过程中低估了水位差或渗径长度的影响。
D选项(2.12kN/m²):此值也偏高,同样可能是计算过程中的某些参数取值不当。

由于题目要求使用直线比例法,并且结果需要与国际单位制保持一致(虽然此点在本题解析中不直接影响答案选择,但仍是解题时需要注意的),我们可以推断,正确答案应该是通过准确应用直线比例法,并考虑到图中给出的所有尺寸和水位信息得出的。

因此,根据图中水位线和地下轮廓线的相对位置,以及直线比例法的应用,我们可以确定B选项(1.92kN/m²)是正确的。这个值反映了在闸底板最上游点,由于水位差和地下轮廓线形状而产生的渗透压力强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a2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2. 水闸:根据下图所示尺寸 ,试求水闸地下轮廓线上各点的扬压力强度及单位宽度闸底板上的扬压力值。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m 3 。 要求用国际单位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中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 。问题:(3) 采用直线比例法计算闸底板最上游点的渗透压力强度值();(单选)

A. (A) 26.98kN/ m 2

B. (B) 22.78 kN/ m 2

C. (C)23.88kN/ m 2

D. (D) 23.56kN / m 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b5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2. 水闸:根据下图所示尺寸 ,试求水闸地下轮廓线上各点的扬压力强度及单位宽度闸底板上的扬压力值。设水的重度γ为 10kN/m 3 。 要求用国际单位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中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 。问题:(4) 本图的布置型式适应哪种闸基的地质条件()。(单选)

A. (A) 沙土地基

B. (B)粘土地基

C. (C)粉土地基

D. (D) 砂卵石地基

解析:这个问题询问的是水闸的布置形式适合哪种类型的地质条件。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考虑水闸设计与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地下水位、土壤类型以及土壤的渗透性等因素。

题目提供的信息有限,但我们可以基于一般的设计原则来讨论选项:

A. 沙土地基:沙土通常具有较高的渗透性,这意味着地下水很容易通过沙土层流动。因此,在沙土地基上建造水闸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渗漏和管涌的问题。而题目中的设计没有特别提到此类预防措施,所以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B. 粘土地基:粘土通常具有较低的渗透性,这意味着地下水不容易穿透粘土层。这种地质条件有利于减少水闸底部的渗流损失,使得水闸的设计可以相对简化。题目给出的答案是B,说明该水闸的设计适合用于渗透性较低的粘土地基上。

C. 粉土地基:粉土的性质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其渗透性也适中。虽然粉土也可以作为水闸的地基,但相对于粘土来说,它可能需要更多的防渗处理措施。

D. 砂卵石地基:砂卵石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并且由于颗粒较大,容易发生渗漏。如果使用砂卵石作为地基,则需要额外的防渗设施来保证水闸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选择B(粘土地基)作为正确答案的原因是因为粘土具有较低的渗透性,这有助于减少水闸底部的渗流,从而简化水闸的设计和施工,并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8c7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1 1 某水库集雨面积 0.9km 2 ,总库容 13 万 m 3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21.5m,坝顶高程 499.5m,坝长 77m,坝顶宽 4m,下游干砌块石护坡,上游坝坡分为二级。大坝建设分两期,1970 年建成坝高为 13.2m,1974 年加高大坝至 21.5m。当时为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有一根 10Cm 瓷质废弃涵管埋于坝内,进口高程约 492.5m。1999 年, 大坝背水坡有鼓出现象,被列为危险水库。2001 年,发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后水库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 2004 年 8 月 12 日“云娜”台风引起的过程降雨达 394mm,2004 年8 月 23 日“艾利”台风再次引起强降雨,导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2004 年 8 月 25 日下午 6时 20 分,巡查员发现坝体漏水量明显加大,背水坡出现塌陷现象,同时发现在高程约 493.5m有一处出流 0.05m 3 /s 的“管涌”和高程约 489m 处有出水量约 0.05m 3 /s 大坝坝肩漏水,水流略有浑浊,有细小土颗粒带出。当日库水位 497.0m,溢洪道处水深约 0.5m。位置示意见下图。根据上述大坝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 大坝背水坡大面积渗水,这种渗漏现象属于()。(单选)

A. (A) 集中渗漏

B. (B) 散渗

C. (C) 绕坝渗漏

D. (D) 地基渗漏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中大坝渗漏现象的分类。

A. 集中渗漏:通常指的是在坝体或坝基中,由于某些局部缺陷(如裂缝、孔洞等)导致的渗漏,这些渗漏往往比较集中,水量较大,且可能伴随有冲刷、管涌等现象。但本题中描述的是“大坝背水坡大面积渗水”,并未特指某一集中点,故A选项不符合。

B. 散渗:指的是坝体或坝基由于填筑质量差、压实度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大面积、分散的渗水现象。本题中明确提到大坝建设时“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且出现的是“大坝背水坡大面积渗水”,与散渗的定义相符,故B选项正确。

C. 绕坝渗漏:主要发生在坝体与两岸山体结合部,由于接触带填筑质量差、存在裂缝或未做截渗处理等原因,导致水库水绕过坝体,从两岸山体渗出。本题中并未提及绕坝渗漏的相关情况,故C选项不符合。

D. 地基渗漏:指的是坝基(即大坝底部的地基)由于地质条件差、存在透水层或未做有效防渗处理等原因,导致的水库水从坝基渗出。本题中描述的是大坝背水坡的渗水现象,与地基渗漏无直接关联,故D选项不符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即大坝背水坡大面积渗水属于散渗现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b4f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1 1 某水库集雨面积 0.9km 2 ,总库容 13 万 m 3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21.5m,坝顶高程 499.5m,坝长 77m,坝顶宽 4m,下游干砌块石护坡,上游坝坡分为二级。大坝建设分两期,1970 年建成坝高为 13.2m,1974 年加高大坝至 21.5m。当时为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有一根 10Cm 瓷质废弃涵管埋于坝内,进口高程约 492.5m。1999 年, 大坝背水坡有鼓出现象,被列为危险水库。2001 年,发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后水库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 2004 年 8 月 12 日“云娜”台风引起的过程降雨达 394mm,2004 年8 月 23 日“艾利”台风再次引起强降雨,导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2004 年 8 月 25 日下午 6时 20 分,巡查员发现坝体漏水量明显加大,背水坡出现塌陷现象,同时发现在高程约 493.5m有一处出流 0.05m 3 /s 的“管涌”和高程约 489m 处有出水量约 0.05m 3 /s 大坝坝肩漏水,水流略有浑浊,有细小土颗粒带出。当日库水位 497.0m,溢洪道处水深约 0.5m。位置示意见下图。根据上述大坝情况,回答以下问题:(2) 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种渗漏属于()。(单选)

A. (A) 坝体渗漏

B. (B) 坝基渗漏

C. (C) 绕坝渗漏

D. (D) 集中渗漏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水库大坝渗漏类型的理解。

A. 坝体渗漏:指的是渗漏发生在坝体本身,通常是因为坝体材料不均匀或存在缺陷导致。 B. 坝基渗漏:指的是渗漏发生在坝体与坝基接触的地方,通常是坝基处理不当或坝基条件不佳导致的。 C. 绕坝渗漏:指的是水流绕过坝体,通过坝体与岸坡接触的地方渗漏,这种渗漏通常发生在坝体两侧与岸坡的接合部。 D. 集中渗漏:指的是渗漏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点,通常是因为坝体或坝基有明显的缺陷或孔洞。

根据题目描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这说明渗漏是发生在坝体与岸坡的接触部位,而不是坝体本身或坝基。因此,这种渗漏属于绕坝渗漏。

所以,正确答案是 C. 绕坝渗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b9a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1 1 某水库集雨面积 0.9km 2 ,总库容 13 万 m 3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21.5m,坝顶高程 499.5m,坝长 77m,坝顶宽 4m,下游干砌块石护坡,上游坝坡分为二级。大坝建设分两期,1970 年建成坝高为 13.2m,1974 年加高大坝至 21.5m。当时为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有一根 10Cm 瓷质废弃涵管埋于坝内,进口高程约 492.5m。1999 年, 大坝背水坡有鼓出现象,被列为危险水库。2001 年,发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后水库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 2004 年 8 月 12 日“云娜”台风引起的过程降雨达 394mm,2004 年8 月 23 日“艾利”台风再次引起强降雨,导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2004 年 8 月 25 日下午 6时 20 分,巡查员发现坝体漏水量明显加大,背水坡出现塌陷现象,同时发现在高程约 493.5m有一处出流 0.05m 3 /s 的“管涌”和高程约 489m 处有出水量约 0.05m 3 /s 大坝坝肩漏水,水流略有浑浊,有细小土颗粒带出。当日库水位 497.0m,溢洪道处水深约 0.5m。位置示意见下图。根据上述大坝情况,回答以下问题:(3) 以下不适用坝肩渗漏的处理方法是()。(多选)

A. (A) 充填灌浆

B. (B) 固结灌浆

C. (C) 帷幕灌浆

D. (D) 防渗墙

解析:解析如下:

题目描述了某水库大坝的情况,特别是在2004年因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后发生的坝肩渗漏现象。坝肩渗漏是指在大坝与岸坡接合部出现的渗漏,这种情况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进一步的破坏,并确保大坝的安全。

A. 充填灌浆:充填灌浆通常用于填补裂缝或孔洞,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然而,在处理坝肩渗漏时,这种方法可能无法有效阻止渗流,因为渗漏往往涉及到较深的地层,而不仅仅是表面裂缝。

B. 固结灌浆:固结灌浆主要用于加固地基,提高岩石或土壤的承载力,减少变形。它不是专门针对渗漏问题的技术,因此对于坝肩渗漏来说并不是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C. 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是一种常用的防渗技术,通过钻孔向地层中注入浆液形成一道连续的防渗屏障,可以有效地处理坝肩渗漏问题。因此,这是适合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之一。

D. 防渗墙:防渗墙是一种深入地下的墙体,用于切断地下水流动路径,防止渗漏。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渗漏问题,但对于坝肩渗漏来说,它的施工复杂度较高,且成本较大,可能不是最优选择。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正确答案应为ABD。充填灌浆和固结灌浆主要作用在于结构加固而非直接防渗,而防渗墙尽管有效但在此情况下可能过于复杂且不经济。帷幕灌浆则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因为它能够形成有效的防渗屏障,防止水从坝肩处渗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bca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1 1 某水库集雨面积 0.9km 2 ,总库容 13 万 m 3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 21.5m,坝顶高程 499.5m,坝长 77m,坝顶宽 4m,下游干砌块石护坡,上游坝坡分为二级。大坝建设分两期,1970 年建成坝高为 13.2m,1974 年加高大坝至 21.5m。当时为抢进度,造成坝体单薄,填筑质量差,有一根 10Cm 瓷质废弃涵管埋于坝内,进口高程约 492.5m。1999 年, 大坝背水坡有鼓出现象,被列为危险水库。2001 年,发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此后水库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 2004 年 8 月 12 日“云娜”台风引起的过程降雨达 394mm,2004 年8 月 23 日“艾利”台风再次引起强降雨,导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2004 年 8 月 25 日下午 6时 20 分,巡查员发现坝体漏水量明显加大,背水坡出现塌陷现象,同时发现在高程约 493.5m有一处出流 0.05m 3 /s 的“管涌”和高程约 489m 处有出水量约 0.05m 3 /s 大坝坝肩漏水,水流略有浑浊,有细小土颗粒带出。当日库水位 497.0m,溢洪道处水深约 0.5m。位置示意见下图。根据上述大坝情况,回答以下问题:(4) 结合实际情况,管涌的处理方式可以选择()。(多选)

A. (A) 反滤压盖

B. (B) 戗堤法

C. (C) 透水压渗台

D. (D) 滤水围井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中管涌问题处理方式的选择题。管涌是指堤防或坝体背水坡或堤脚附近发生的直径不等、冒水冒沙(土)的孔眼群,通常是由于高水位时水流从堤防或坝体土层中强度较低或从堤身与堤基接触面的薄弱部位渗出而形成的。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合理性。

A. 反滤压盖:反滤压盖是通过在管涌出口处用砂、卵石等材料进行压盖,形成一个反滤层,从而阻止土颗粒被水流带走,同时允许水流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管涌,防止其进一步扩大,是处理管涌的常用且有效手段。因此,A选项是合理的。

B. 戗堤法:戗堤法主要用于围堰工程,特别是在江河、湖泊以及水库等区域,通过填筑戗堤来拦截水流、降低水位或导流。然而,在处理管涌问题时,戗堤法并非直接针对管涌源头的治理措施,而是更侧重于外围水流的控制。因此,B选项在处理管涌问题时不是最直接或有效的方法,故不选。

C. 透水压渗台:透水压渗台是一种通过铺设透水性材料(如砂石、碎石等)来降低渗流压力、减少渗流量的工程措施。在处理管涌时,透水压渗台能够有效分散和降低水流对堤坝的冲刷作用,从而稳定堤坝结构。因此,C选项是合理的。

D. 滤水围井:滤水围井是一种在管涌周围筑成围井,井内分层铺设滤料以阻止土粒流失、并使清水流出的治理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直接针对管涌源头进行治理,有效阻止管涌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因此,D选项也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针对题目中描述的管涌问题,合理的处理方式包括A(反滤压盖)、C(透水压渗台)和D(滤水围井)。而B(戗堤法)虽然在水利工程中有其应用场景,但并非处理管涌问题的直接和有效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be1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2 2.某水库为碾压均质土石坝,由主副坝组成,主坝坝高 51.5m,坝长 80m。2007 年 8 月下旬,库区附近发生特大暴雨,在暴雨袭击中,水库水位急剧上涨,副坝首先溃决,导致库水位骤降,最终酿成主坝上游坡大面积滑坡重大险情。主坝滑坡体长度 50m,错距 3.5m,经检查研究发现,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二:①库水位骤 降;②坝高 15m 处因分期施工结合面形成水平渗漏带。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库水位骤降是造成上游坝坡产生滑坡的内在因素。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选项A:“库水位骤降是造成上游坝坡产生滑坡的内在因素。” 解析:内在因素指的是坝体本身的结构或材料等方面的缺陷。库水位的骤降是外部条件的变化,它会影响坝体的稳定性,但它本身不是坝体结构的内在缺陷。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B:“错误” 解析:正如上述解析所述,库水位骤降是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是坝体本身的内在因素。题目中指出库水位骤降导致了副坝溃决,进而引起了主坝上游坡的大面积滑坡,这是一个触发因素,而非内在原因。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选择这个答案的原因是,根据题干描述,库水位骤降是导致滑坡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它是一个外部诱因,不是坝体本身的内在缺陷。内在因素如坝体结构、材料、施工质量问题等,而本题中提到的内在因素是“坝高15m处因分期施工结合面形成水平渗漏带”,这才是导致滑坡的内在原因。所以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8c2f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