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例 例 1.某水电站工程位于山区,挡河坝采用面板堆石坝。在距大坝右岸 1.3km 的山体垭口处开挖设置溢洪道。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坝址河床高程 30~34m,枯水期水面宽 90~130m,正常蓄水位河谷宽 440~608m。坝址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体雄厚,岸坡地形完整,基岩大片裸露。山顶高程左岸 300~350m,右岸在 350m 以上,两岸坡度一般为 40°~45°,局部地段有 60°以上的陡坡或陡壁悬崖分布。左岸基岩以晶屑熔结凝灰岩为主,河床与右岸以火山集块岩为主。河床冲洪积层厚度大,属上叠式阶地地貌。左岸有狭窄的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分布, 阶地高出河床 3~8m,局部达 14m,高程 40~48m。河床覆盖层内没有厚度大的连续软弱夹层,仅局部存在细 颗粒集中的小透镜体,一般长度 0.6m~1.10m,厚度 0.3~0.5m 为主,主要由砂、粘性土组成,局部存在大漂石 卵石集中,据室内外试验资料,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 120m 3 /s,多年平均径流量 37.8 亿 m 3 。受降水雨年内分配不均匀影响,径流年内分配出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4~9 月,约占年径流量的 75.2%,以 6 月最大,占全年径流的 19.7%,年洪峰一般出现在 4~9 月,其中 4~7 月多为锋面雨,6~9 月为台风雨,洪水过程,锋面雨为多锋型,历时较长,一般为 2~5 天,其特点是峰面低量大,台风雨为单峰型,峰高量小,历时短,一般为 2~3 天。问题:(1) 该工程适合采用平堵法截流,截流日期定在 12 月-1 月为宜。

A、A、正确

B、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截流方法的选择及最佳实施时间。平堵法是一种常用的河流截流方法,通常适用于河床较窄、流速较小的情况。而本题中的工程情况描述表明:

河床宽度在枯水期达到90~130米,在正常蓄水位时河谷宽度更大,达到了440~608米,这意味着河床较宽。
根据水文资料,该地区降水量集中在4月至9月,并且这段时间内的水流较为湍急。
年均流量为120立方米/秒,而在雨季期间(特别是6月份),水量会显著增加。

因此,对于如此宽度的河床以及考虑到季节性水流变化,平堵法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此外,由于河水流量在冬季(12月至1月)相对较小,但根据题目描述,该时段并非最佳施工时期,因为雨季结束后不久,水量仍然较大,并且考虑到山区冬季的低温可能会给施工带来额外困难。

综上所述,选项B是正确的。即认为该工程不适合采用平堵法截流,或者即使采用也不应该将截流日期定在12月到1月之间。正确的做法可能是采用立堵法或者其他更适合的方法,并且选择更为合适的截流时间,比如在枯水期最稳定的时候进行。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例 例 1.某水电站工程位于山区,挡河坝采用面板堆石坝。在距大坝右岸 1.3km 的山体垭口处开挖设置溢洪道。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坝址河床高程 30~34m,枯水期水面宽 90~130m,正常蓄水位河谷宽 440~608m。坝址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体雄厚,岸坡地形完整,基岩大片裸露。山顶高程左岸 300~350m,右岸在 350m 以上,两岸坡度一般为 40°~45°,局部地段有 60°以上的陡坡或陡壁悬崖分布。左岸基岩以晶屑熔结凝灰岩为主,河床与右岸以火山集块岩为主。河床冲洪积层厚度大,属上叠式阶地地貌。左岸有狭窄的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分布, 阶地高出河床 3~8m,局部达 14m,高程 40~48m。河床覆盖层内没有厚度大的连续软弱夹层,仅局部存在细 颗粒集中的小透镜体,一般长度 0.6m~1.10m,厚度 0.3~0.5m 为主,主要由砂、粘性土组成,局部存在大漂石 卵石集中,据室内外试验资料,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 120m 3 /s,多年平均径流量 37.8 亿 m 3 。受降水雨年内分配不均匀影响,径流年内分配出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4~9 月,约占年径流量的 75.2%,以 6 月最大,占全年径流的 19.7%,年洪峰一般出现在 4~9 月,其中 4~7 月多为锋面雨,6~9 月为台风雨,洪水过程,锋面雨为多锋型,历时较长,一般为 2~5 天,其特点是峰面低量大,台风雨为单峰型,峰高量小,历时短,一般为 2~3 天。问题:((2) 该工程适合采用的导流方式为()。(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473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1.某水电站工程位于山区,挡河坝采用面板堆石坝。在距大坝右岸 1.3km 的山体垭口处开挖设置溢洪道。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坝址河床高程 30~34m,枯水期水面宽 90~130m,正常蓄水位河谷宽 440~608m。坝址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体雄厚,岸坡地形完整,基岩大片裸露。山顶高程左岸 300~350m,右岸在 350m 以上,两岸坡度一般为 40°~45°,局部地段有 60°以上的陡坡或陡壁悬崖分布。左岸基岩以晶屑熔结凝灰岩为主,河床与右岸以火山集块岩为主。河床冲洪积层厚度大,属上叠式阶地地貌。左岸有狭窄的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分布, 阶地高出河床 3~8m,局部达 14m,高程 40~48m。河床覆盖层内没有厚度大的连续软弱夹层,仅局部存在细 颗粒集中的小透镜体,一般长度 0.6m~1.10m,厚度 0.3~0.5m 为主,主要由砂、粘性土组成,局部存在大漂石 卵石集中,据室内外试验资料,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 120m 3 /s,多年平均径流量 37.8 亿 m 3 。受降水雨年内分配不均匀影响,径流年内分配出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4~9 月,约占年径流量的 75.2%,以 6 月最大,占全年径流的 19.7%,年洪峰一般出现在 4~9 月,其中 4~7 月多为锋面雨,6~9 月为台风雨,洪水过程,锋面雨为多锋型,历时较长,一般为 2~5 天,其特点是峰面低量大,台风雨为单峰型,峰高量小,历时短,一般为 2~3 天。问题:((3)由于大坝填筑工作量较大,如计算的一期填筑不能在汛期来临前达到拦洪水位以上,则可考虑采取什么方法拦洪渡汛?()(多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6d2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2. 某土石坝的碾压试验成果见下图所示。问题:(1) 非粘性土料和粘性土料的碾压试验,区别主要在于非粘性土料不做()试验。(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700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2. 某土石坝的碾压试验成果见下图所示。问题:(2) 若本工程的设计干表观密度为 2.15 t/m 3 (图中横线),则经济压实厚度、压实遍数分别为()。(单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a1c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例 例 2. 某土石坝的碾压试验成果见下图所示。问题:(3) 若本工程的设计干表观密度为 2.15t/m 3 (图中横线),则以下哪几项组合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多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a30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例 例 1.某水电站工程位于山区,挡河坝采用面板堆石坝。在距大坝右岸 1.3km 的山体垭口处开挖设置溢洪道。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坝址河床高程 30~34m,枯水期水面宽 90~130m,正常蓄水位河谷宽 440~608m。坝址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体雄厚,岸坡地形完整,基岩大片裸露。山顶高程左岸 300~350m,右岸在 350m 以上,两岸坡度一般为 40°~45°,局部地段有 60°以上的陡坡或陡壁悬崖分布。左岸基岩以晶屑熔结凝灰岩为主,河床与右岸以火山集块岩为主。河床冲洪积层厚度大,属上叠式阶地地貌。左岸有狭窄的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分布, 阶地高出河床 3~8m,局部达 14m,高程 40~48m。河床覆盖层内没有厚度大的连续软弱夹层,仅局部存在细 颗粒集中的小透镜体,一般长度 0.6m~1.10m,厚度 0.3~0.5m 为主,主要由砂、粘性土组成,局部存在大漂石 卵石集中,据室内外试验资料,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 120m 3 /s,多年平均径流量 37.8 亿 m 3 。受降水雨年内分配不均匀影响,径流年内分配出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4~9 月,约占年径流量的 75.2%,以 6 月最大,占全年径流的 19.7%,年洪峰一般出现在 4~9 月,其中 4~7 月多为锋面雨,6~9 月为台风雨,洪水过程,锋面雨为多锋型,历时较长,一般为 2~5 天,其特点是峰面低量大,台风雨为单峰型,峰高量小,历时短,一般为 2~3 天。问题:(1) 该工程适合采用平堵法截流,截流日期定在 12 月-1 月为宜。

A、A、正确

B、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截流方法的选择及最佳实施时间。平堵法是一种常用的河流截流方法,通常适用于河床较窄、流速较小的情况。而本题中的工程情况描述表明:

河床宽度在枯水期达到90~130米,在正常蓄水位时河谷宽度更大,达到了440~608米,这意味着河床较宽。
根据水文资料,该地区降水量集中在4月至9月,并且这段时间内的水流较为湍急。
年均流量为120立方米/秒,而在雨季期间(特别是6月份),水量会显著增加。

因此,对于如此宽度的河床以及考虑到季节性水流变化,平堵法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此外,由于河水流量在冬季(12月至1月)相对较小,但根据题目描述,该时段并非最佳施工时期,因为雨季结束后不久,水量仍然较大,并且考虑到山区冬季的低温可能会给施工带来额外困难。

综上所述,选项B是正确的。即认为该工程不适合采用平堵法截流,或者即使采用也不应该将截流日期定在12月到1月之间。正确的做法可能是采用立堵法或者其他更适合的方法,并且选择更为合适的截流时间,比如在枯水期最稳定的时候进行。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例 例 1.某水电站工程位于山区,挡河坝采用面板堆石坝。在距大坝右岸 1.3km 的山体垭口处开挖设置溢洪道。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坝址河床高程 30~34m,枯水期水面宽 90~130m,正常蓄水位河谷宽 440~608m。坝址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体雄厚,岸坡地形完整,基岩大片裸露。山顶高程左岸 300~350m,右岸在 350m 以上,两岸坡度一般为 40°~45°,局部地段有 60°以上的陡坡或陡壁悬崖分布。左岸基岩以晶屑熔结凝灰岩为主,河床与右岸以火山集块岩为主。河床冲洪积层厚度大,属上叠式阶地地貌。左岸有狭窄的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分布, 阶地高出河床 3~8m,局部达 14m,高程 40~48m。河床覆盖层内没有厚度大的连续软弱夹层,仅局部存在细 颗粒集中的小透镜体,一般长度 0.6m~1.10m,厚度 0.3~0.5m 为主,主要由砂、粘性土组成,局部存在大漂石 卵石集中,据室内外试验资料,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 120m 3 /s,多年平均径流量 37.8 亿 m 3 。受降水雨年内分配不均匀影响,径流年内分配出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4~9 月,约占年径流量的 75.2%,以 6 月最大,占全年径流的 19.7%,年洪峰一般出现在 4~9 月,其中 4~7 月多为锋面雨,6~9 月为台风雨,洪水过程,锋面雨为多锋型,历时较长,一般为 2~5 天,其特点是峰面低量大,台风雨为单峰型,峰高量小,历时短,一般为 2~3 天。问题:((2) 该工程适合采用的导流方式为()。(单选)

A. (A) 全段围堰法、隧洞导流

B. (B) 全段围堰法、涵管导流

C. (C) 分段围堰法、缺口导流

D. (D) 分段围堰法、底孔导流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中导流方式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题目中给出的工程背景信息:

工程为水电站,位于山区,采用面板堆石坝。
溢洪道设置在距大坝右岸1.3km的山体垭口处。
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但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
径流主要集中在4~9月,洪水过程多为多锋型,历时较长。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的适用性:
A. 全段围堰法、隧洞导流:

全段围堰法适用于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施工期有通航、过木要求或分期导流条件困难的情况。本题中,坝址区虽然地形复杂,但河床并不狭窄,且考虑到施工期可能需要保持一定的水流通道,以及洪水过程的特点,全段围堰法可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隧洞导流适用于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的山区河流。本题中,坝址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体雄厚,岸坡地形完整,基岩大片裸露,非常适合开挖隧洞进行导流。

B. 全段围堰法、涵管导流:

涵管导流一般用于导流流量较小的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任务。本题中,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较大,且洪水过程复杂,涵管导流无法满足要求。

C. 分段围堰法、缺口导流:

分段围堰法适用于河床较宽、流量较大、工期较长的工程。但本题中,虽然河床较宽,但考虑到施工安全和洪水过程的特点,分段围堰法可能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缺口导流一般适用于分期导流的前期阶段,用于宣泄河水。但本题中,由于地形和地质条件,设置缺口可能不利于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D. 分段围堰法、底孔导流:

同样,分段围堰法可能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底孔导流需要在坝体底部预留孔洞进行导流,但本题中,考虑到坝型为面板堆石坝,且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更适合采用隧洞导流而非底孔导流。

综上所述,结合工程背景和各导流方式的适用性,选项A(全段围堰法、隧洞导流)最为合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473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1.某水电站工程位于山区,挡河坝采用面板堆石坝。在距大坝右岸 1.3km 的山体垭口处开挖设置溢洪道。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坝址河床高程 30~34m,枯水期水面宽 90~130m,正常蓄水位河谷宽 440~608m。坝址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体雄厚,岸坡地形完整,基岩大片裸露。山顶高程左岸 300~350m,右岸在 350m 以上,两岸坡度一般为 40°~45°,局部地段有 60°以上的陡坡或陡壁悬崖分布。左岸基岩以晶屑熔结凝灰岩为主,河床与右岸以火山集块岩为主。河床冲洪积层厚度大,属上叠式阶地地貌。左岸有狭窄的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分布, 阶地高出河床 3~8m,局部达 14m,高程 40~48m。河床覆盖层内没有厚度大的连续软弱夹层,仅局部存在细 颗粒集中的小透镜体,一般长度 0.6m~1.10m,厚度 0.3~0.5m 为主,主要由砂、粘性土组成,局部存在大漂石 卵石集中,据室内外试验资料,河床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较好。坝址处的多年平均流量 120m 3 /s,多年平均径流量 37.8 亿 m 3 。受降水雨年内分配不均匀影响,径流年内分配出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4~9 月,约占年径流量的 75.2%,以 6 月最大,占全年径流的 19.7%,年洪峰一般出现在 4~9 月,其中 4~7 月多为锋面雨,6~9 月为台风雨,洪水过程,锋面雨为多锋型,历时较长,一般为 2~5 天,其特点是峰面低量大,台风雨为单峰型,峰高量小,历时短,一般为 2~3 天。问题:((3)由于大坝填筑工作量较大,如计算的一期填筑不能在汛期来临前达到拦洪水位以上,则可考虑采取什么方法拦洪渡汛?()(多选)

A. (A) 降低溢洪道高程

B. (B) 开挖设置泄洪洞

C. (C) 用临时断面挡水

D. (D) 临时坝面保护措施过水

E. (E) 降低拦洪度汛高程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如何应对汛期洪水的问题。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降低溢洪道高程:这是一种调整措施,通过降低溢洪道的高程可以增加其泄洪能力,从而在相同的水位条件下减少对大坝的洪水压力,是应对汛期洪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B. 开挖设置泄洪洞:增加泄洪设施可以提高大坝的泄洪能力,从而保护大坝安全。在汛期来临前开挖泄洪洞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措施。

C. 用临时断面挡水:在填筑坝体无法及时达到拦洪水位时,可以采用建造临时断面的方法来挡水,确保洪水不会对坝体造成损害。

D. 临时坝面保护措施过水:通过在坝面上设置临时的保护措施,可以使坝体在洪水经过时得到保护,防止坝体被冲刷或者侵蚀。

E. 降低拦洪度汛高程: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洪水对坝体的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水库的蓄水能力,可能会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运行和蓄水功能。

选择答案ABCD的原因:

这些选项都是实际工程中可能会采用的措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应对汛期洪水,保障大坝施工安全。
选项E虽然也是一种方法,但会影响到水电站的正常功能,不是首选方案。

因此,综合考虑各种措施的可行性和对工程的影响,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6d2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2. 某土石坝的碾压试验成果见下图所示。问题:(1) 非粘性土料和粘性土料的碾压试验,区别主要在于非粘性土料不做()试验。(单选)

A. (A) 铺土厚度

B. (B) 碾压遍数

C. (C) 最优含水量

解析:在土石坝建设中,为了确保大坝的稳定性和防渗性能,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土料进行碾压试验。这些试验通常包括确定合适的铺土厚度、碾压遍数以及对于粘性土来说的最优含水量等参数。

对于选项分析如下:

A. 铺土厚度:无论是非粘性土还是粘性土,在碾压过程中都需要控制铺土厚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因此这不是非粘性土料碾压试验与粘性土料的主要区别。

B. 碾压遍数:这也是一个通用的参数,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土料,用来确保土体达到所需的密实度。所以这不是正确答案。

C. 最优含水量:对于粘性土而言,其压实特性受含水量影响较大,需要找到一个最优含水量来实现最佳压实效果。而非粘性土的压实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干密度而不是含水量,所以在非粘性土的碾压试验中通常不需要确定最优含水量。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C,即非粘性土料的碾压试验中,不会专门测试最优含水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700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2. 某土石坝的碾压试验成果见下图所示。问题:(2) 若本工程的设计干表观密度为 2.15 t/m 3 (图中横线),则经济压实厚度、压实遍数分别为()。(单选)

A. (A) 0.8m, 6 遍

B. (B) 0.8m, 8 遍

C. (C) 0.8m, 10 遍

解析: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表和设计干表观密度来确定经济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图表中展示了不同压实遍数下,不同压实厚度对应的干表观密度。

设计干表观密度:题目中给出的设计干表观密度为2.15 t/m³,这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密度。

确定经济压实厚度: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压实遍数相同的情况下,压实厚度越小,达到的干表观密度越高。然而,过小的压实厚度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题目中给出的三个选项A、B、C的经济压实厚度均为0.8m,这意味着在0.8m的压实厚度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压实遍数来达到或接近设计干表观密度。

确定压实遍数:

在0.8m的压实厚度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压实遍数,使得干表观密度接近或达到2.15 t/m³。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0.8m的压实厚度下,压实6遍时,干表观密度已经接近或达到2.15 t/m³,而压实8遍或10遍时,虽然干表观密度会更高,但增加的压实遍数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和时间。
因此,从经济和效率的角度考虑,选择压实6遍是最合适的。

综上所述,经济压实厚度为0.8m,压实遍数为6遍,即选项A(0.8m, 6遍)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a1c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例 例 2. 某土石坝的碾压试验成果见下图所示。问题:(3) 若本工程的设计干表观密度为 2.15t/m 3 (图中横线),则以下哪几项组合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多选)

A. (A) 0.8m, 6 遍

B. (B) 0.8m, 4 遍

C. (C) 1.0m, 8 遍

D. (D) 1.2m, 8 遍

E. (E) 1.2m, 10 遍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土石坝的碾压试验成果分析,目的是确定哪些碾压组合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下面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及为什么选择答案ACE:

A.(A)0.8m, 6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0.8米的碾压机碾压6遍。根据题目中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在0.8米碾压机的情况下,碾压6遍可以达到或超过2.15t/m³的设计干表观密度。

B.(B)0.8m, 4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0.8米的碾压机碾压4遍。根据图表,碾压4遍可能无法达到2.15t/m³的设计干表观密度,因此不符合设计要求。

C.(C)1.0m, 8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1.0米的碾压机碾压8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1.0米碾压机的情况下,碾压8遍可以达到或超过设计干表观密度。

D.(D)1.2m, 8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1.2米的碾压机碾压8遍。虽然1.2米的碾压机碾压效果较好,但根据图表,碾压8遍可能无法达到2.15t/m³的设计干表观密度。

E.(E)1.2m, 10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1.2米的碾压机碾压10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1.2米碾压机的情况下,碾压10遍可以达到或超过设计干表观密度。

因此,选择答案ACE,因为这些选项的碾压组合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2.15t/m³。选项B和D的碾压组合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7139a30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