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降低溢洪道高程
B、(B) 开挖设置泄洪洞
C、(C) 用临时断面挡水
D、(D) 临时坝面保护措施过水
E、(E) 降低拦洪度汛高程
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如何应对汛期洪水的问题。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降低溢洪道高程:这是一种调整措施,通过降低溢洪道的高程可以增加其泄洪能力,从而在相同的水位条件下减少对大坝的洪水压力,是应对汛期洪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B. 开挖设置泄洪洞:增加泄洪设施可以提高大坝的泄洪能力,从而保护大坝安全。在汛期来临前开挖泄洪洞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措施。
C. 用临时断面挡水:在填筑坝体无法及时达到拦洪水位时,可以采用建造临时断面的方法来挡水,确保洪水不会对坝体造成损害。
D. 临时坝面保护措施过水:通过在坝面上设置临时的保护措施,可以使坝体在洪水经过时得到保护,防止坝体被冲刷或者侵蚀。
E. 降低拦洪度汛高程: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洪水对坝体的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水库的蓄水能力,可能会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运行和蓄水功能。
选择答案ABCD的原因:
这些选项都是实际工程中可能会采用的措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应对汛期洪水,保障大坝施工安全。
选项E虽然也是一种方法,但会影响到水电站的正常功能,不是首选方案。
因此,综合考虑各种措施的可行性和对工程的影响,正确答案是ABCD。
A、(A) 降低溢洪道高程
B、(B) 开挖设置泄洪洞
C、(C) 用临时断面挡水
D、(D) 临时坝面保护措施过水
E、(E) 降低拦洪度汛高程
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如何应对汛期洪水的问题。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降低溢洪道高程:这是一种调整措施,通过降低溢洪道的高程可以增加其泄洪能力,从而在相同的水位条件下减少对大坝的洪水压力,是应对汛期洪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B. 开挖设置泄洪洞:增加泄洪设施可以提高大坝的泄洪能力,从而保护大坝安全。在汛期来临前开挖泄洪洞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措施。
C. 用临时断面挡水:在填筑坝体无法及时达到拦洪水位时,可以采用建造临时断面的方法来挡水,确保洪水不会对坝体造成损害。
D. 临时坝面保护措施过水:通过在坝面上设置临时的保护措施,可以使坝体在洪水经过时得到保护,防止坝体被冲刷或者侵蚀。
E. 降低拦洪度汛高程: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洪水对坝体的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水库的蓄水能力,可能会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运行和蓄水功能。
选择答案ABCD的原因:
这些选项都是实际工程中可能会采用的措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应对汛期洪水,保障大坝施工安全。
选项E虽然也是一种方法,但会影响到水电站的正常功能,不是首选方案。
因此,综合考虑各种措施的可行性和对工程的影响,正确答案是ABCD。
A. (A) 铺土厚度
B. (B) 碾压遍数
C. (C) 最优含水量
解析:在土石坝建设中,为了确保大坝的稳定性和防渗性能,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土料进行碾压试验。这些试验通常包括确定合适的铺土厚度、碾压遍数以及对于粘性土来说的最优含水量等参数。
对于选项分析如下:
A. 铺土厚度:无论是非粘性土还是粘性土,在碾压过程中都需要控制铺土厚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因此这不是非粘性土料碾压试验与粘性土料的主要区别。
B. 碾压遍数:这也是一个通用的参数,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土料,用来确保土体达到所需的密实度。所以这不是正确答案。
C. 最优含水量:对于粘性土而言,其压实特性受含水量影响较大,需要找到一个最优含水量来实现最佳压实效果。而非粘性土的压实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干密度而不是含水量,所以在非粘性土的碾压试验中通常不需要确定最优含水量。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C,即非粘性土料的碾压试验中,不会专门测试最优含水量。
A. (A) 0.8m, 6 遍
B. (B) 0.8m, 8 遍
C. (C) 0.8m, 10 遍
解析: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表和设计干表观密度来确定经济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图表中展示了不同压实遍数下,不同压实厚度对应的干表观密度。
设计干表观密度:题目中给出的设计干表观密度为2.15 t/m³,这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密度。
确定经济压实厚度: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压实遍数相同的情况下,压实厚度越小,达到的干表观密度越高。然而,过小的压实厚度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题目中给出的三个选项A、B、C的经济压实厚度均为0.8m,这意味着在0.8m的压实厚度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压实遍数来达到或接近设计干表观密度。
确定压实遍数:
在0.8m的压实厚度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压实遍数,使得干表观密度接近或达到2.15 t/m³。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0.8m的压实厚度下,压实6遍时,干表观密度已经接近或达到2.15 t/m³,而压实8遍或10遍时,虽然干表观密度会更高,但增加的压实遍数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和时间。
因此,从经济和效率的角度考虑,选择压实6遍是最合适的。
综上所述,经济压实厚度为0.8m,压实遍数为6遍,即选项A(0.8m, 6遍)是正确的。
A. (A) 0.8m, 6 遍
B. (B) 0.8m, 4 遍
C. (C) 1.0m, 8 遍
D. (D) 1.2m, 8 遍
E. (E) 1.2m, 10 遍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土石坝的碾压试验成果分析,目的是确定哪些碾压组合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下面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及为什么选择答案ACE:
A.(A)0.8m, 6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0.8米的碾压机碾压6遍。根据题目中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在0.8米碾压机的情况下,碾压6遍可以达到或超过2.15t/m³的设计干表观密度。
B.(B)0.8m, 4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0.8米的碾压机碾压4遍。根据图表,碾压4遍可能无法达到2.15t/m³的设计干表观密度,因此不符合设计要求。
C.(C)1.0m, 8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1.0米的碾压机碾压8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1.0米碾压机的情况下,碾压8遍可以达到或超过设计干表观密度。
D.(D)1.2m, 8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1.2米的碾压机碾压8遍。虽然1.2米的碾压机碾压效果较好,但根据图表,碾压8遍可能无法达到2.15t/m³的设计干表观密度。
E.(E)1.2m, 10遍 解析:这个选项表示用1.2米的碾压机碾压10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1.2米碾压机的情况下,碾压10遍可以达到或超过设计干表观密度。
因此,选择答案ACE,因为这些选项的碾压组合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2.15t/m³。选项B和D的碾压组合无法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