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可以
B、B.不得
C、C.可以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
答案:B
解析:题目解析 煤矿井下临时停工的作业地点可以停风。答案选择B,是因为在井下作业时,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或存在安全隐患,可以临时停止工作并停风,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A、A.可以
B、B.不得
C、C.可以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
答案:B
解析:题目解析 煤矿井下临时停工的作业地点可以停风。答案选择B,是因为在井下作业时,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或存在安全隐患,可以临时停止工作并停风,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A. A.2个
B. B.3个
C. C.6个
解析: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监测,采掘工作面每()月测定1次。 答案解析:题目要求进行呼吸性粉尘监测的频率,正确答案应选择能够确保较高监测频率的选项。选项A是2个月,选项C是6个月,而选项B是3个月。选项B最合理,因为每3个月测定1次呼吸性粉尘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监测数据,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状况。
A. A.0.5%
B. B.0.75%
C. C.1.0%
D. D.1.5%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在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当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什么水平时禁止爆破。答案C选项"C.1.0%"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当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存在爆炸的风险,因此严禁爆破,以确保矿井安全。
A. A.大
B. B.小
解析:正向冲击波较之反向冲击波破坏程度为()。 A.A.大 B.B.小 答案:B 题目解析:这道题考察正向冲击波和反向冲击波的破坏程度。瓦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爆炸源的正反两个方向传播,正向冲击波是爆炸冲击波向前传播的方向,而反向冲击波则是向爆炸源方向传播。由于正向冲击波是瓦斯爆炸能量传播的主要方向,因此其破坏程度较大;而反向冲击波传播的距离较短,因此其破坏程度较小。选项B中指出"反向冲击波破坏程度为小",与实际情况相符,是正确答案。
A. A.环形绷带法
B. B.“8”字形包扎法
C. C.螺旋包扎法
D. D.螺旋反折包扎法
解析:绷带包扎法包括()。 答案:ABCD 解析:这也是一个选择题,题目问的是绷带包扎法的种类。正确的回答是将A、B、C、D选项都选上。A选项是“环形绷带法”,用于固定四肢或关节;B选项是“‘8’字形包扎法”,也用于固定关节或某一部位;C选项是“螺旋包扎法”,用于固定较长的部位;D选项是“螺旋反折包扎法”,也是用于固定较长部位的方法。所以,ABCD选项都是绷带包扎法的种类。
A. A.4
B. B.3
C. C.2
D. D.1
解析:大队每年召集各中队进行()次综合性演习。 A.A.4 B.B.3 C.C.2 D.D.1 答案:D 题目要求找出大队每年召集各中队进行综合性演习的次数。根据题目中的选项,选项A表示4次,选项B表示3次,选项C表示2次,选项D表示1次。综合性演习通常是一年进行一次的重要活动,所以次数不会太多,最常见的情况是每年一次。因此,答案选项D.D.1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
解析:对于抽出式矿井,其他条件不变,通风动力增大,瓦斯涌出量增大。 答案:B 错误 解析:通风动力增大会带走更多的瓦斯,从而减少瓦斯涌出量。所以,该题目选B项,即“错误”。
A. A.不变
B. B.向上
C. C.向下
解析:题目解析 火风压的方向永远()。 A.A.不变 B.B.向上 C.C.向下 答案:B 解析:这道题涉及火风压的方向。火风压是指由于火灾烟气膨胀产生的压力。选项B表示火风压的方向永远向上,这是正确答案。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通常会在上升过程中形成向上的压力,这是火灾风险评估和灭火方案制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A. A.二氧化碳
B. B.甲烷
C. C.氰化氢
D. D.一氧化碳
解析:题目解析 煤炭、动物纤维和塑料燃烧,以及炸药爆炸的烟雾中,都含有以下成分:二氧化碳(A)、一氧化碳(D)。选项B是甲烷,虽然常常与煤矿有关,但它并不是这些燃烧和爆炸产生的烟雾中的成分。选项C是氰化氢,通常不是这些火灾和爆炸的产物。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A. A.CO
B. B.CO2
C. C.SO2
D. D.O2
E. E.CH4
解析:处理水灾事故时,矿山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制定相应救灾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D. O2(氧气浓度)和E. CH4(甲烷浓度)。选取答案DE是因为这些因素与水灾事故救援过程中对被堵人员的安全救援有关,需要在救灾方案中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