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低瓦斯矿井
B、B.高瓦斯矿井
答案:B
解析:题目中给出瓦斯涌出量为9立方米/t,即每生产1吨煤炭会涌出9立方米的瓦斯。日生产煤炭量为7000吨,因此每日涌出的瓦斯量为7000吨 × 9立方米/t = 63000立方米。考虑瓦斯等级,当瓦斯涌出量超过30立方米/t时,矿井被划分为高瓦斯矿井。因此,答案选项为B,即高瓦斯矿井。
A、A.低瓦斯矿井
B、B.高瓦斯矿井
答案:B
解析:题目中给出瓦斯涌出量为9立方米/t,即每生产1吨煤炭会涌出9立方米的瓦斯。日生产煤炭量为7000吨,因此每日涌出的瓦斯量为7000吨 × 9立方米/t = 63000立方米。考虑瓦斯等级,当瓦斯涌出量超过30立方米/t时,矿井被划分为高瓦斯矿井。因此,答案选项为B,即高瓦斯矿井。
A. A.25℃
B. B.32℃
C. C.34℃
D. D.40℃
解析:题目解析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必须停止作业。选择答案C是因为该选项对应的温度是34℃,符合题目要求的条件。
A. A.15~23℃
B. B.15~20℃
C. C.10~23℃
解析:救援大队应当设立化验室,化验室温度应保持在()之间,禁止明火取暖和阳光爆晒。 答案: A. 15~23℃ 解析: 这道题涉及救援大队化验室的温度要求。题目要求化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正确答案A选项表示温度应在15~23℃之间,这样可以确保化验室内的环境稳定,不受过高或过低温度的影响,保障化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他选项B和C的温度范围不符合要求。
A. A.氮气
B. B.二氧化氮
C. C.瓦斯
D. D.氧气
解析:题目解析:下列哪种气体较易溶于水()。 答案选B.二氧化氮 解析:溶解性取决于气体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气体,它可以通过形成亚硝酸和硝酸等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因此较易溶于水。
解析:对浓度高的一氧化碳可稀薄后进行检查,得出结果除以稀薄的倍数,就是真实含量。 答案:B 错误 解析:对浓度高的一氧化碳进行稀薄后再检查,并不能直接得出真实含量。浓度的稀释并不改变物质的实际含量,只是改变了浓度单位的表示,因此选项 B 是错误的。
A. A.采空区
B. B.上隅角
C. C.回风巷道
D. D.进风巷道
解析:题目解析 内因火灾多发生在采空区、巷道两侧受地压破坏的煤柱、巷道中堆积的浮煤或片帮冒顶处、与地面老窑的连通处。 答案:A.A.采空区 解析:内因火灾是指火灾发生在矿井内部,主要原因与煤炭自身条件、矿井工作面开采等内部因素有关。采空区是矿井内部已经采完煤炭后形成的空区,这些空区中可能堆积有煤的残余物和可燃气体,容易引发火灾。
A. A.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
B. B.巷道顶板事故
C. C.大面积切顶事故
D. D.局部冒顶事故
解析:题目解析 井下的顶板事故可以根据共性进行分类,大体上分为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和巷道顶板事故。选择答案AB是因为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和巷道顶板事故是井下常见的两种顶板事故类型,它们具有一些共性特征,所以选项AB是正确的。
A. A.可燃性
B. B.不燃性
C. C.绝缘性
D. D.挥发性
解析: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硐室进行,并必须使用什么和无毒性洗涤剂? 答案:B.B.不燃性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井下清洗风动工具必须在专用硐室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选项B中包含了这两个要求,而其他选项中都包含了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