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5
B、B.10
C、C.15
答案:C
解析:救人时,救护人员进入50℃高温灾区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min。 选项:A. 5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答案: C 题目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在高温灾区进行救援时的时间限制。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受到热伤害,超过一定时间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危险。救护人员在进入50℃高温灾区时,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这是为了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和有效救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而导致身体受损。
A、A.5
B、B.10
C、C.15
答案:C
解析:救人时,救护人员进入50℃高温灾区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min。 选项:A. 5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答案: C 题目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在高温灾区进行救援时的时间限制。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受到热伤害,超过一定时间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危险。救护人员在进入50℃高温灾区时,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这是为了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和有效救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而导致身体受损。
A. A.0.2%
B. B.0.12%
C. C.0.00048%
D. D.1.5853%
解析:题目解析 该题目是通过比长式一氧化碳检定管来测定低浓度一氧化碳的实际浓度。在吸入气样后,进行连续抽气和送气5次,然后测得检定管的读数为0.0024%。需要计算被测气体的实际浓度。 答案:C. 0.00048% 解析:由于抽气和送气过程中,气体被稀释,导致检定管读数为0.0024%。而实际测量的气体浓度是抽气和送气过程中气体浓度的1/5。所以实际浓度为0.0024% × (1/5) = 0.00048%。因此,答案是C。
A. A.1
B. B.2
C. C.3
解析:题目解析 在接到矿井火灾、瓦斯矿尘爆炸、突出事故报警后,应至少派2个救援小队同时赶赴事故地点。正确答案是B。这是因为在面对紧急事故时,矿井需要同时派遣多个救援小队进行救援工作,以提高救援效率并确保及时救援。
A. A.软担架
B. B.硬板担架
C. C.徒手
解析:题目解析 脊椎、骨盆骨折伤员应用硬板担架搬运。 答案选择B,硬板担架,是因为脊椎和骨盆骨折属于严重的骨折伤情,需要稳固的搬运方式,而硬板担架具有较好的固定性和支撑性,可以减少伤员运送过程中的晃动和进一步损伤。
A. A.2.4
B. B.2.8
C. C.3.6
解析: 浮标在水沟中移动,水沟的阻力系数为0.8,测得浮标5秒内移动了1.5米的距离。问题要求计算水沟的过水量。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浮标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且速度与位移成反比。过水量可以用位移除以时间得出,即1.5米/5秒 = 0.3米/秒。但由于阻力系数为0.8,所以过水量要除以阻力系数,即0.3米/秒 ÷ 0.8 ≈ 0.375米/秒。再将该速度转换成立方米/分钟,1秒=1/60分钟,所以0.375米/秒 × 60 ≈ 22.5立方米/分钟。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即水沟的过水量为22.5立方米/分钟。
A. A.黑龙江鹤岗队
B. B.四川芙蓉队
C. C.贵州六枝队
D. D.安徽淮南队
解析:目前我国的国家矿山救援队有四支队伍,分别是A.黑龙江鹤岗队、B.四川芙蓉队、D.安徽淮南队。因此,正确答案是ABD。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在瓦斯涌出量很大的巷道或工作面处理火灾时,应在正常通风或减少风量的情况下进行灭火。 答案:B(错误) 解析:该题考察瓦斯涌出量很大的巷道或工作面处理火灾时的灭火方法。正确的做法是增大通风量以稀释瓦斯浓度,而不是减少风量。减少风量可能会导致瓦斯浓度升高,增加火灾的危险性。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A. A.8h
B. B.12h
C. C.72h
D. D.24h
解析:题目解析 火区封闭后,人员应立即撤出灾区。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应在()之后进行。 选项 A. 8h、B. 12h、C. 72h、D. 24h 答案: D 解析: 在火区封闭后,由于火灾现场可能存在高温、有毒气体等危险,人员应该立即撤出灾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在24小时之后再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以免再次暴露于危险环境。
解析:题目解析[填写题目解析]: 题目:发生冒顶事故后,当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威胁到抢救人员的安全时,保持当前通风状态,救护队立即抢救人员。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B,即错误。原因在于题目中提到发生冒顶事故且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威胁到抢救人员的安全时,应该保持当前通风状态,救护队立即抢救人员。然而,实际上在发生冒顶事故时,应该立即停止通风,避免进一步扩散有害气体,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
A. A.每5个周期后按压与呼吸可交换
B. B.每5个周期后可以重新评估患者
C. C.按压/吹气为30:2
D. D.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解析:双人CPR时,正确的做法是(ABCD)。 A. 每5个周期后按压与呼吸可交换:这是因为在双人CPR中,进行心肺复苏时,可以每5个周期后交换按压和呼吸的角色,以避免疲劳并保持高效的复苏操作。 B. 每5个周期后可以重新评估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每5个周期后应重新评估患者的状态,以确定是否需要改变急救措施。 C. 按压/吹气为30:2:这是在进行成人心肺复苏时的推荐比率,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D. 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频率应至少为每分钟10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