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2007年8月30日
B、B、2007年11月1日
C、C、2008年1月1日
D、D、2007年12月31日
答案:B
解析:第七十条 本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A、A、2007年8月30日
B、B、2007年11月1日
C、C、2008年1月1日
D、D、2007年12月31日
答案:B
解析:第七十条 本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A. A、办事机构
B. B、办事机关
C. C、派出机构
D. D、派出机关
解析:第九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 A、检查与预防
B. B、监测与预防
C. C、监测与预报
D. D、监测与预警
解析:第二条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A. 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
B. 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
C. 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D. D、特大、重大、一般、较大
解析:第三条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 A、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
B. B、时效中止和程序终结
C. C、时效中断和程序中止
D. D、时效中止和程序停止
解析:第十三条 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
B.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C. C、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法人组织
解析:第二十九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 A、蓝色、四级
B. B、绿色、一级
C. C、蓝色、一级
D. D、绿色、四级
解析: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A. 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B. B、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C.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突发事件
D. D、自然灾害、灾难事故或者社会安全事件
解析:第四十三条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A. A、二级、三级
B. B、三级、四级
C. C、一级、二级
D. D、三级
解析:第四十五条 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A.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
B. B、《突发事件应对法》
C. 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A. A、行政责任
B. B、刑事责任
C. C、民事责任
D. D、政治责任
解析:第六十七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