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答案:A
A. A.将湿化器上的瓶子拆下,加水到画线处并装到原位,再将流量计管子插到分配器卡头上
B. B.将吸氧面罩管子插到加湿器接头上
C. C.将吸氧面罩罩在口鼻处,并用松紧带固定好
D. D.将真空流量计旋钮向左转,浮子上升并将浮子设定在3的位置,完成后,瓶中水开始起泡,氧吸入开始进行
解析:P-6自动复苏器氧气吸入步骤是:ABCD 这个答案选项包括了正确的氧气吸入步骤。具体解析如下: A. 将湿化器上的瓶子拆下,加水到画线处并装到原位,再将流量计管子插到分配器卡头上。这是湿化器的正确使用步骤。 B. 将吸氧面罩管子插到加湿器接头上。这是正确连接吸氧面罩的步骤。 C. 将吸氧面罩罩在口鼻处,并用松紧带固定好。这是正确佩戴吸氧面罩的步骤。 D. 将真空流量计旋钮向左转,浮子上升并将浮子设定在3的位置,完成后,瓶中水开始起泡,氧吸入开始进行。这是正确设置氧气流量的步骤。
A. A.风流减少
B. B.风流逆转
C. C.烟流逆退
D. D.烟流滚退
解析:井下发生火灾时,风流紊乱的危害是()。 A.A.风流减少 B.B.风流逆转 C.C.烟流逆退 D.D.烟流滚退 答案:ABCD 解析:在井下发生火灾时,由于火势、烟气和空气流动的相互作用,风流会发生紊乱,即可能出现风流减少、风流逆转、烟流逆退以及烟流滚退等情况。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A. A.0.5~1
B. B.0.7~1
C. C.0.8~1
解析:架木棚时两架棚距为()m,两边棚距[以腰线位置量]相差不超过50mm。 答案:C.C.0.8~1 解析:这题考察架木棚时两架棚的距离要求。选项A和B的距离范围分别为0.5~1m和0.7~1m,不符合题目要求。而选项C的距离范围为0.8~1m,符合题目要求,因此选择C。
解析: 题目要求所有大中小型危险化学品企业都要依法按照相关标准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答案是B,错误。因为该题目的文件是安委办〔2010〕25号文件,然而在
A. A.减少风量
B. B.增加风量
C. C.控制风量
D. D.停止风量
解析:采用直接灭火时,须随时注意风量、风流方向及气体浓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选项C. 控制风量 解析:采用直接灭火时,需要随时留意风量、风流方向以及气体浓度的变化。控制风量是为了确保灭火过程中的风流情况不会使火势扩大或气体浓度变得更危险。适当控制风量可以帮助调节火场的氧气供应和热量分布,以更有效地进行灭火。
A. A.90度
B. B.45度
C. C.60度
解析:检查一氧化碳采取气样时,将活塞向后拉,采取气样,然后将三通开关扭成()位置。 答案:B. 45度 解析:题目中描述了一氧化碳采取气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将三通开关扭成一个特定的位置。选项B中的45度是正确的位置,它可以与前一步将活塞向后拉时的操作相对应。选项A和选项C的角度与操作流程不符,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
A. A.井筒
B. B.采区下山
C. C.主要运输石门
D. D.采区上山
E. E.井底车场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判断哪些巷道属于矿井开拓巷道。 A. 井筒:井筒是矿井主要的垂直运输巷道,用于提升和下放人员、材料等,不属于开拓巷道,不符合条件。 B. 采区下山:采区下山指通往采区的下坡巷道,属于采区的生产巷道,不属于开拓巷道,不符合条件。 C. 主要运输石门:主要运输石门用于运输矿石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符合条件。 D. 采区上山:采区上山指通往采区的上坡巷道,属于采区的生产巷道,不属于开拓巷道,不符合条件。 E. 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井下停放和调度矿车的地方,不属于开拓巷道,不符合条件。 因此,选项 ACE 属于矿井开拓巷道。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矿山救护队员是矿山井下一线作业人员。 答案: B (错误) 解析:本题考察矿山救护队员的身份。矿山救护队员通常是专门接受培训的救援人员,他们负责在矿山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进行救援工作。虽然他们的任务涉及矿山的安全,但他们通常不是矿山井下的一线作业人员。一线作业人员是指直接参与矿井开采、生产和运输等工作的人员。矿山救护队员的工作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救援,而不是常规的矿井开采作业。因此,选B项,即错误。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一般情况下,由于自燃会导致水分蒸发,形成露珠,所以当发现凝有水珠时,可以断定附近煤体已经自燃。 答案:B (错误) 解析:这个题目陈述了一个关于自燃和水分蒸发的情况,然后根据这种情况提出判断是否煤体已经自燃。这个推理是错误的。自燃确实会导致水分蒸发,但是反过来,凝有水珠并不能简单地证明附近的煤体已经自燃。水珠可能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湿气凝结在煤体表面。因此,题目的判断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