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答案:A
A. A.把同一水平相交的两条进风巷的风流隔开
B. B.把同一水平相交的两条回风巷的风流隔开
C. C.把同一水平相交的一条进风巷和一条进风巷的风流相连
D. D.把同一水平相交的一条进风巷和一条回风巷的风流隔开
解析: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为D。题目中问的是“风桥的作用是”,选项D为“把同一水平相交的一条进风巷和一条回风巷的风流隔开”,这就是风桥的作用。其他选项A、B、C分别描述了风桥的其他作用,但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A. A.人工呼吸
B. B.胸外心脏按压
C. C.心肺复苏
解析:对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应立即()。 答案:C 解析:心肺复苏(C)是指在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时,采取的一种急救措施。它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维持心肺功能,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A. A.0.2%
B. B.0.12%
C. C.0.00048%
D. D.1.5853%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涉及一氧化碳检定管测定高浓度一氧化碳的实际浓度。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检定管规定100秒内将50mL气样送完,但实际上只用了40秒时间送完20mL气样,检定管的读数为0.048%。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关系计算出被测气体的实际浓度。由于时间和气样量成反比,可以设被测气体的实际浓度为x,则有20mL/50mL = 40秒/100秒,即(20/50) = (40/100),进一步计算得x = 0.08。由于答案选项给出的是百分比形式,所以实际浓度应该是0.08%,即答案是B选项:0.12%。
A. A.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B. B.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2.0%以下
C. C.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D. D.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E. E.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解析:题目中列举了封闭的火区认为火已熄灭的条件。选项中A表示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C表示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D表示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E表示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这些条件综合起来,确保了火区内的温度、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处于安全水平并持续一段时间,因此选项ACDE是正确的。
A. A.小队长应使队员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听到音响信号的范围以内
B. B.如果窒息区工作地点离新鲜风流处很近,并且在这一地点不能以全小队进行工作时小队长可派不少于1名队员进入窒息区工作,并与他们利用显示信号或音响信号保持直接联系
C. C.在窒息区工作时,任何情况下都严禁指战员单独行动,严禁通过口具讲话或摘掉口具讲话
D. D.在窒息区工作时,小队长要经常观察队员的氧气压力,并根据氧气压力最低的1名队员来确定整个小队的返回时间
解析:小队在窒息区内工作时,指战员应遵守规定AC。这是一道考察窒息区工作安全规范的问题。选项A表示小队成员应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听到音响信号的范围内,避免迷失或失去联系。选项C表示在窒息区工作时,指战员不应该单独行动,以确保安全。选项B是错误的,因为在窒息区工作时,不能派只有1名队员进入,因为窒息区可能存在危险,必须全小队进行工作。选项D也是错误的,因为在题目中没有提及观察队员的氧气压力来确定返回时间。
A. A.天然气
B. B.铁矿
C. C.液态矿
D. D.石油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选项为ACD。《矿山救护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矿山企业,矿山救护队伍及管理部门,但不适用于天然气(A)、液态矿(C)和石油(D)。这是因为《矿山救护规程》是针对矿山企业相关的救护规定,而天然气、液态矿和石油等不属于矿山企业范畴,因此不在该规程适用范围内。
A. A.铅垂方向
B. B.近水平方向
C. C.断层的走向方向
D. D.倾斜方向
解析:构造应力的作用方向为:() A.铅垂方向 B.近水平方向 C.断层的走向方向 D.倾斜方向 答案:B 解析:构造应力是地壳中由于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应力,它主要分为三个方向:挤压(压缩)、拉伸和剪切。近水平方向指的是水平方向上的拉伸或压缩,这是构造应力的一种形式。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地壳会产生近水平方向的构造应力,导致地质构造的形变,如断层、褶皱等。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A. A.1.56
B. B.1.54
C. C.1.52
解析:题目解析 二氧化碳比重是指二氧化碳相对于空气的密度比值。根据常见的气体密度数据,二氧化碳的比重约为1.52。比重是指物质的密度与某种参考物质的密度之间的比值。因此,正确答案是C.C.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