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搜索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超过10m。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超过10m。 答案:B 解析:这个题目的答案是错误。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出口距离工作面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并没有固定的限制。实际上,风筒的出口位置应该根据通风系统设计和矿井特定的条件来确定,以确保有效的通风和安全工作环境。因此,风筒出口距离工作面是否超过10m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所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以下哪种图形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图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cb545c-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进风的下山巷道着火时,在不可能从下山下端接近火源时,应尽可能利用平行下山和联络巷接近火源灭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fd4076da-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在掘进工作面放炮前后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fd2e74cc-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井下使用的[ ],应是阻燃材料制成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bb8bf5-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矿井内一氧化碳的来源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bb68ca-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应对井上、井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d1e2a8-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人员均容易引发事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b93891-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 ]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c86b65-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76m3/t,日生产煤炭2000t,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m3/min。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d086e1-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多发生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c6a252-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超过10m。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超过10m。 答案:B 解析:这个题目的答案是错误。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出口距离工作面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并没有固定的限制。实际上,风筒的出口位置应该根据通风系统设计和矿井特定的条件来确定,以确保有效的通风和安全工作环境。因此,风筒出口距离工作面是否超过10m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所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分享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相关题目
以下哪种图形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图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

A. A.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B. B.地质地图形

C. C.采掘工程平面图

解析:题目解析 该题目询问哪种图形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图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选项包括:A.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B.地质地图形 C.采掘工程平面图。正确答案是A.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解析: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图件,它反映了煤层底板的高度分布情况,可以揭示煤层的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煤矿的设计、生产和储量计算都需要基于煤层底板等高线图进行分析和决策。地质地图形主要反映地质构造和地质地貌等信息,而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用于展示矿井的开采布置和工作面的情况,并不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地质图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cb545c-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进风的下山巷道着火时,在不可能从下山下端接近火源时,应尽可能利用平行下山和联络巷接近火源灭火。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fd4076da-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在掘进工作面放炮前后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fd2e74cc-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井下使用的[ ],应是阻燃材料制成的。

A. A.电缆外套

B. B.风筒

C. C.输送机胶带

D. D.支护材料

解析:井下使用的[ ],应是阻燃材料制成的。 A.A.电缆外套 B.B.风筒 C.C.输送机胶带 D.D.支护材料 答案:ABC 这道题要求选择井下使用的需要是阻燃材料制成的物品。正确答案是ABC,即电缆外套、风筒和输送机胶带都应该使用阻燃材料制成。在井下环境中,由于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使用阻燃材料可以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电缆外套、风筒和输送机胶带是在井下常见的设备和材料,使用阻燃材料可以提高安全性。支护材料虽然在井下使用,但并不要求是阻燃材料制成,因此不属于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bb8bf5-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矿井内一氧化碳的来源有[ ]。

A. A.炮烟

B. B.意外火灾

C. C.煤炭自燃

D. D.瓦斯煤尘爆炸

解析:矿井内一氧化碳的来源有[ ]。 A.A.炮烟 B.B.意外火灾 C.C.煤炭自燃 D.D.瓦斯煤尘爆炸 答案:BCD 这道题要求选择矿井内一氧化碳的来源。正确答案是BCD,即意外火灾、煤炭自燃和瓦斯煤尘爆炸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意外火灾、煤炭自燃和瓦斯煤尘爆炸都会释放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很高的危害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bb68ca-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应对井上、井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A. A.每季度

B. B.每月

C. C.每年

D. D.每天

解析:[ ]应对井上、井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描述,应对井上、井下的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解决问题。这种检查的频率应当是足够频繁以确保安全,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选择每天进行检查是最合理的选择,因为每天检查可以确保消防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d1e2a8-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人员均容易引发事故。

A. A.违章作业

B. B.上班前喝酒

C. C.安全意识不强

D. D.未经培训

解析: [ ]人员均容易引发事故。 A.A.违章作业 B.B.上班前喝酒 C.C.安全意识不强 D.D.未经培训 答案:ABCD 答案解析: 这道题是在询问容易引发事故的人员类型。选项ABCD都是容易引发事故的原因,因此都是正确的答案。违章作业是指不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操作,违反规定的行为容易导致事故发生。上班前喝酒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安全意识不强意味着对危险和安全措施的认识不足,容易忽视安全隐患。未经培训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正确应对危险情况,也容易引发事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b93891-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 ]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A. A.生产

B. B.防火

C. C.防治水

D. D.防突

解析: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 ]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A.A.生产 B.B.防火 C.C.防治水 D.D.防突 答案:D 题目解析:根据题目描述,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需要接受某种知识的培训,并且需要通过考试才能上岗作业。选项中只有D选项"防突"与突出矿井相关,"防突"指的是防止突出事故的发生,因此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c86b65-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76m3/t,日生产煤炭2000t,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m3/min。

A. A.6

B. B.7

C. C.8

解析:某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76 m3/t,日生产煤炭2000 t,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 m3/min。 答案:C. 8 解析:题目给出了某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和日生产煤炭量,要求计算该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可以通过相对瓦斯涌出量乘以煤炭产量来计算。在此题中,绝对瓦斯涌出量 = 5.76 m3/t × 2000 t = 11520 m3/min。在选项中,只有C. 8 m3/min等于11520 m3/min的要求,因此答案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d086e1-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多发生在[ ]。

A. A.采煤工作面

B. B.岩巷掘进工作面

C. 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解析: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多发生在[ ]。 A.A.采煤工作面 B.B.岩巷掘进工作面 C.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答案:C 解析:题目要求选择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多发生的位置。根据选项C,即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可知答案为C。这是因为题目指明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多发生在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上。其他选项的采煤工作面和岩巷掘进工作面并未被提及与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c6a252-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