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风门
B. B. 风硐
C. C. 通风设施,
D.
E.
F.
G.
H.
I.
J.
解析: 通风设施是用来引导、隔断和控制风流,以确保风流按照需要定向、定量地流动的设施。风门和风硐都是通风设施的组成部分,但它们只是通风设施的一部分,不包含全部的功能。因此,选项C中的通风设施更准确地概括了这个概念。通风设施可以包括风门、风硐、通风管道等,它们在矿山等环境中起到重要的通风和空气调节作用。
A. A. 30~60
B. B. 50~80
C. C. 20~50,
D.
E.
F.
G.
H.
I.
J.
解析: 建造板幛时,木板闭的托泥板宽度应为30~60mm。板幛是一种用来支撑和固定土壤或岩石的结构物,木板闭是板幛的一种常见类型。托泥板是板幛上的一部分,它用于支撑泥土并防止其流失。根据标准规范,木板闭的托泥板宽度应在30~60mm范围内。
A. A. 防灭火
B. B. 均压
C. C. 锁风,
D.
E.
F.
G.
H.
I.
J.
解析: 救护队在启封火区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在佩戴氧气呼吸器后,应采取锁风的措施。这意味着在进入火区之前,必须关闭通风系统,以防止火灾蔓延。同时,救护队需要逐段检查各种气体和温度,确保安全后再逐段恢复通风。
A. A.1个小队待机,1个小队从回风侧进入事故地点救人
B. B.1个小队待机,1个小队从进风侧进入事故地点救人
C. C. 2个小队分别从进、回风侧进入事故地点救人,
D.
E.
F.
G.
H.
I.
J.
解析:救护队处理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救人时应()。答案:C 题目中询问救护队在处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应该如何行动。根据答案选项,选择C表示救护队应分别从进、回风侧进入事故地点救人。这样的行动方案可以确保救援队员的安全,并提高成功救援的可能性。
A. A. 0.0001
B. B. 0.01%
C. C. 0.001%,
D.
E.
F.
G.
H.
I.
J.
解析:启封火区时,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以下。答案:C 题目要求找出在启封火区时,一氧化碳浓度稳定在多少以下。根据题目信息,乙烯、乙炔不含于火区内空气中,因此选择答案C,表示一氧化碳稳定在0.001%以下。
A. A. 本工作面风流反向
B. B. 没有风流反向的可能
C. C. 与其并联的其他工作面风流反向,
D.
E.
F.
G.
H.
I.
J.
解析:当火灾发生在上行风通风的回采工作面时,可能导致()。答案:C 题目中提到火灾发生在上行风通风的回采工作面,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与其并联的其他工作面风流反向。选择答案C,表示火灾可能导致与其并联的其他工作面风流反向。
A. A. 20%
B. B. 21% 、
C. C. 19%,
D.
E.
F.
G.
H.
I.
J.
解析:题目要求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一定数值。选项A表示20%,这是一个最低要求,确保工作面的氧气浓度足够高,以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其他选项B和C分别是21%和19%,分别高于和低于20%,不符合要求。因此答案选择A。
A. A. 增大风量
B. B. 隔绝风量
C. C. 减小风量,
D.
E.
F.
G.
H.
I.
J.
解析:题目描述了当瓦斯突出引起回风井口瓦斯燃烧时应采取的措施。选项B表示隔绝风量,即切断或限制进入瓦斯燃烧区域的风量,这样可以减少燃烧的瓦斯。其他选项A和C分别是增大风量和减小风量,这些措施可能会加剧瓦斯燃烧的情况,因此不符合安全要求。所以答案选择B。
A. A. 3
B. B. 2
C. C. 4,
D.
E.
F.
G.
H.
I.
J.
解析:题目要求在火区启封后的一定天数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分析工作,直到确认火区完全熄灭才能结束启封工作。选项A表示3天,意味着在火区启封后的3天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确认工作,这样能够保证火区的安全。其他选项B和C的天数不符合要求,因此答案选择A。
A. A. 瓦斯
B. B. 氢气
C. C. 氧气,
D.
E.
F.
G.
H.
I.
J.
解析: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加强通风并及时把蓄电池运出硐室。答案选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蓄电池机车库火灾应急处理措施。蓄电池机车使用的是蓄电池作为能源,蓄电池中的主要成分是酸性电解液,其中会产生氢气。当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避免电源继续提供能量,加强通风以排除氢气积聚,同时及时将蓄电池运出机车库。因此,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