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题库资源,更多练习功能,请下载试题通APP进行使用。
下载试题通APP
箭头
word转题目
excel转题目
pdf转题目
视频导出文档
文字转题目
扫码答题成绩 导出word
导出pdf文档 题目查重
题目搜索答案 搜索答案
题库题目查重 题目查重
题目试卷打印 试卷打印
关闭
数据未加载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去答题
收藏题库
复制链接
章节数:1
查看数:547
总题数:607
作者:
更新时间:2022-06-19 21:43:25
类型:公开
题库简介:中学生禁毒知识
试题通
Scan me!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章节数:1
总题数:607
全部练习
顺序练习
题库内所有题目按顺序练习,登陆后答题可同步做题记录和错题本,小程序和app同步跟新。
组卷考试
组卷考试
自定义各题型题目数量和分值,创建考试并作答,也可继续完成当前题库未完成的考试试卷。
错题回做
错题回做
练习本题库答题考试过程中的错题,同步获取app和小程序的错题记录。
章节练习
章节练习
题库拆分章节,分章练习,记忆更轻松,练习更方便。
题目收藏
题目收藏
自定义收藏题目反复练习,可以在全部练习或错题练习时将题目添加到收藏,登陆后收藏题目三端同步。
考试记录
考试记录
查看当前题库的考试记录,复习考试题目,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考试简介
报考指南
考试大纲
考试安排
成绩证书
考试资讯
考试介绍
执业范围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网址
报名条件
信息审核
报名材料
缴费事项
准考证打印
大纲细分(获取数据)
科目安排
题型方式
成绩查询
证书查询
暂无资讯
本题库暂无考试信息

题库章节

章节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题数量:607
去答题

相关题目

607. 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种烟?

A.  鸦片烟

B.  莫合烟

C.  大麻烟

D.  彩虹烟

解析:选项解析:

A. 鸦片烟:这是正确答案。虎门销烟是指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反鸦片斗争的重要一幕。

B. 莫合烟:这是一种烟草制品,与虎门销烟无关。

C. 大麻烟:大麻烟是指含有大麻成分的毒品,但与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无关。

D. 彩虹烟:这不是一个特定的毒品名称,在历史上也没有与虎门销烟相关联。

选择A的原因: 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国鸦片贸易的重要事件,销毁的是鸦片烟,这是由于当时鸦片贸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和人民健康,林则徐受命主持禁烟运动,最终导致了在虎门的鸦片销毁行动。因此,正确答案是A. 鸦片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7.html
查看题目
606. 我国的禁毒方针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国禁毒方针的判断题。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题目中的选项,并解释正确答案的原因。

首先,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我国的禁毒方针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禁毒政策的基本描述。

然后,我们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认为“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完全准确地描述了中国的禁毒方针。
B选项(错误):如果选择这个选项,则是对上述描述持有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实际的禁毒政策来判断。事实上,中国的禁毒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其中“四禁”通常指的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毒品,但这只是方针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个方针还强调了综合治理、多方协作、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的策略。因此,单独说“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是禁毒方针,是不全面的。

综上所述,虽然“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禁毒方针。因此,正确答案是B(错误)。这个答案反映了中国禁毒方针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不仅仅是简单的“四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6.html
查看题目
605. 长期吸食以后,情绪亢奋冲动。就算是停止复吸,戒断很久以后,都容易出现幻听、幻觉、被害妄想等稽延性戒断症状。这是( )类毒品的精神病态特征。

A.  大麻类

B.  鸦片类

C.  苯丙胺类

D.  古柯类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不同种类毒品导致的精神病态特征的理解。选项分析如下:

A. 大麻类:大麻使用可能导致短期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问题,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焦虑和轻微的妄想,但是通常不会导致长期的情绪亢奋或严重的幻听、幻觉等症状。

B. 鸦片类:这类药物包括海洛因、吗啡等,主要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镇痛效果和欣快感。长期滥用会导致身体依赖和一系列生理上的戒断症状,如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但不是以情绪亢奋或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C. 苯丙胺类:包括甲基苯丙胺(冰毒)等,这类物质强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使用者极度兴奋、精力旺盛,长期滥用可导致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幻视、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这些症状即使在停药后也可能持续存在。

D. 古柯类:主要指可卡因,它也是一种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可以导致使用者产生短暂的极度兴奋状态,长期使用也会引发精神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及偶尔的幻觉等,但与苯丙胺相比,其导致的精神病态特征相对较少见且不那么持久。

根据题目描述,“长期吸食以后,情绪亢奋冲动。就算是停止复吸,戒断很久以后,都容易出现幻听、幻觉、被害妄想等稽延性戒断症状。”这种精神病态特征最符合苯丙胺类毒品的影响特点,因此正确答案是C. 苯丙胺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5.html
查看题目
604.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 )。

A.  预防教育

B.  依法严厉打击

C.  切断毒品来源

D.  戒断治疗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预防教育:这是禁毒工作的基础,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拒毒、防毒意识,从而从根本上减少毒品的需求和滥用。

B. 依法严厉打击:这是禁毒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手段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但它主要起到震慑和惩戒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 切断毒品来源:这是禁毒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打击毒品生产、贩卖等环节,减少毒品的流通。但如果没有减少需求,新的供应渠道可能会出现。

D. 戒断治疗:这是帮助吸毒人员摆脱毒瘾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减少吸毒人数,但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因为预防教育是从源头上减少毒品需求的关键措施。只有当人民群众普遍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毒品,才能真正实现禁毒工作的治本。其他选项虽然也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更多地是针对已经出现的毒品问题进行应对,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预防教育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4.html
查看题目
603. 吸毒成瘾不仅是身体上会对毒品产生依赖,更严重的是在心理上对毒品产生依赖。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吸毒成瘾特性的判断题。我们来逐一分析题目和选项:

理解题目:
题目描述了吸毒成瘾的两个方面: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
题目询问的是这两个描述是否准确。
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这个选项认为吸毒成瘾确实包括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
身体上的依赖:毒品可以改变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平衡,长期使用后,身体需要这些化学物质来维持正常功能,导致身体对毒品的依赖。
心理上的依赖:吸毒可以带来短暂的愉悦感或逃避现实的感觉,长期使用后,个体可能在心理上对这种感觉产生依赖,即使知道吸毒有害,也难以戒除。
B选项(错误):这个选项否认了吸毒成瘾包括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的观点。
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和临床经验,吸毒成瘾确实包括这两个方面,因此B选项不正确。
得出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A选项(正确)准确地描述了吸毒成瘾的特性,包括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

因此,答案是A(正确)。这个答案反映了吸毒成瘾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仅涉及生理层面,还涉及心理层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3.html
查看题目
602. 我们在网络上和陌生人交流和交友的时候,应该保持警惕心,不能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网络社交安全意识。在网络环境中,与陌生人交流时确实应当保持警惕,避免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学校等,因为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财产损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选项A(正确)是正确的答案,因为它强调了在网络交友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这是网络安全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选项B(错误)则是不正确的,选择它会表明对网络安全风险缺乏认识,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2.html
查看题目
601. 我们的爸爸、爷爷都可以喝酒,所以我们未成年人也可以喝酒。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表示未成年人可以喝酒,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酒精对他们的危害更大,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损害肝脏等器官,并且可能导致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

选项B:“错误”表示未成年人不可以喝酒,这个答案是正确的。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未成年人是不允许饮酒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选择答案B的原因是:未成年人饮酒不仅违法,而且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即使爸爸、爷爷可以喝酒,也不能说明未成年人就可以喝酒。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1.html
查看题目
6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

B.  少量吸毒对身体没有损害

C.  只吸几次毒不会上瘾

D.  吸食合成毒品危害比较传统毒品要小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禁毒知识的问题,我们需要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以确定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选项: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吸毒会导致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特别是与奖赏、记忆和决策相关的区域。这种改变会导致吸毒者产生强烈的欲望和依赖,即吸毒成瘾。因此,吸毒成瘾被视为一种脑病。

B选项:少量吸毒对身体没有损害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无论吸毒的量多少,都会对身体产生损害。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会干扰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肝脏损伤、精神问题等。

C选项:只吸几次毒不会上瘾

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每个人对毒品的反应和依赖程度不同,但即使是少量的、短期的吸毒也有可能导致成瘾。毒品的成瘾性与其化学特性和作用机制有关,而不是仅仅基于使用的次数或量。

D选项:吸食合成毒品危害比较传统毒品要小

这个说法同样是错误的。合成毒品和传统毒品都有其严重的危害。合成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可能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因为它们的作用机制更复杂,影响更广泛。

综上所述,A选项“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是正确的,因为它准确地描述了吸毒成瘾的生物学基础和对大脑的影响。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0.html
查看题目
599. 吸毒者不健康的心理有盲目好奇、慕虚荣、赶时髦、追求刺激和享乐、赌气或逆反、无知和轻信、自暴自弃。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A(正确)。题目描述了吸毒者可能存在的几种不健康心理状态,包括盲目好奇、慕虚荣、赶时髦、追求刺激和享乐、赌气或逆反、无知和轻信、自暴自弃等。这些心理特征确实是一些人在尝试毒品或继续使用毒品时可能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它们反映了个体在面对社会压力、个人情感困扰或寻求身份认同时可能出现的不成熟应对方式。

选择A为正确答案的原因在于,这些心理状态已经被心理健康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广泛认为是导致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开始接触并滥用药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让学生了解这些潜在的风险心理对于预防毒品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ba0-c0d7-3742932e8408.html
查看题目
598. 吸毒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应该选择的正确生活态度是( )。

A.  最后吸一次,以后再也不吸了

B.  及时行乐,吸毒无害

C.  时而坚定,时而动摇

D.  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解析:选项A:“最后吸一次,以后再也不吸了”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开始就很难控制,而且戒毒需要坚定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选项B:“及时行乐,吸毒无害”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吸毒对身体、心理和社会都有极大的危害,不仅损害吸毒者本人的健康,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选项C:“时而坚定,时而动摇”这种态度不利于戒毒。戒毒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持续、坚定的意志力。如果态度动摇,很容易重新走上吸毒的道路。

选项D:“戒除毒瘾,回归社会”这是吸毒者应该选择的正确生活态度。戒除毒瘾可以帮助吸毒者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是对他们自己、家庭和社会都负责的做法。

因此,正确答案是D。这个选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ba0-c0d7-3742932e8407.html
查看题目
试题通
试题通
APP下载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章节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题数量:607
去答题
试题通
Scan me!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试题通
607. 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种烟?

A.  鸦片烟

B.  莫合烟

C.  大麻烟

D.  彩虹烟

解析:选项解析:

A. 鸦片烟:这是正确答案。虎门销烟是指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反鸦片斗争的重要一幕。

B. 莫合烟:这是一种烟草制品,与虎门销烟无关。

C. 大麻烟:大麻烟是指含有大麻成分的毒品,但与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无关。

D. 彩虹烟:这不是一个特定的毒品名称,在历史上也没有与虎门销烟相关联。

选择A的原因: 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国鸦片贸易的重要事件,销毁的是鸦片烟,这是由于当时鸦片贸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和人民健康,林则徐受命主持禁烟运动,最终导致了在虎门的鸦片销毁行动。因此,正确答案是A. 鸦片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7.html
查看题目
606. 我国的禁毒方针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国禁毒方针的判断题。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题目中的选项,并解释正确答案的原因。

首先,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我国的禁毒方针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禁毒政策的基本描述。

然后,我们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认为“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完全准确地描述了中国的禁毒方针。
B选项(错误):如果选择这个选项,则是对上述描述持有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实际的禁毒政策来判断。事实上,中国的禁毒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其中“四禁”通常指的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毒品,但这只是方针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个方针还强调了综合治理、多方协作、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的策略。因此,单独说“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是禁毒方针,是不全面的。

综上所述,虽然“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禁毒方针。因此,正确答案是B(错误)。这个答案反映了中国禁毒方针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不仅仅是简单的“四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6.html
查看题目
605. 长期吸食以后,情绪亢奋冲动。就算是停止复吸,戒断很久以后,都容易出现幻听、幻觉、被害妄想等稽延性戒断症状。这是( )类毒品的精神病态特征。

A.  大麻类

B.  鸦片类

C.  苯丙胺类

D.  古柯类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不同种类毒品导致的精神病态特征的理解。选项分析如下:

A. 大麻类:大麻使用可能导致短期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问题,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焦虑和轻微的妄想,但是通常不会导致长期的情绪亢奋或严重的幻听、幻觉等症状。

B. 鸦片类:这类药物包括海洛因、吗啡等,主要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镇痛效果和欣快感。长期滥用会导致身体依赖和一系列生理上的戒断症状,如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但不是以情绪亢奋或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C. 苯丙胺类:包括甲基苯丙胺(冰毒)等,这类物质强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使用者极度兴奋、精力旺盛,长期滥用可导致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幻视、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这些症状即使在停药后也可能持续存在。

D. 古柯类:主要指可卡因,它也是一种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可以导致使用者产生短暂的极度兴奋状态,长期使用也会引发精神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及偶尔的幻觉等,但与苯丙胺相比,其导致的精神病态特征相对较少见且不那么持久。

根据题目描述,“长期吸食以后,情绪亢奋冲动。就算是停止复吸,戒断很久以后,都容易出现幻听、幻觉、被害妄想等稽延性戒断症状。”这种精神病态特征最符合苯丙胺类毒品的影响特点,因此正确答案是C. 苯丙胺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5.html
查看题目
604.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 )。

A.  预防教育

B.  依法严厉打击

C.  切断毒品来源

D.  戒断治疗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预防教育:这是禁毒工作的基础,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拒毒、防毒意识,从而从根本上减少毒品的需求和滥用。

B. 依法严厉打击:这是禁毒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手段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但它主要起到震慑和惩戒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 切断毒品来源:这是禁毒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打击毒品生产、贩卖等环节,减少毒品的流通。但如果没有减少需求,新的供应渠道可能会出现。

D. 戒断治疗:这是帮助吸毒人员摆脱毒瘾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减少吸毒人数,但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因为预防教育是从源头上减少毒品需求的关键措施。只有当人民群众普遍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毒品,才能真正实现禁毒工作的治本。其他选项虽然也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更多地是针对已经出现的毒品问题进行应对,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预防教育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4.html
查看题目
603. 吸毒成瘾不仅是身体上会对毒品产生依赖,更严重的是在心理上对毒品产生依赖。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吸毒成瘾特性的判断题。我们来逐一分析题目和选项:

理解题目:
题目描述了吸毒成瘾的两个方面: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
题目询问的是这两个描述是否准确。
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这个选项认为吸毒成瘾确实包括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
身体上的依赖:毒品可以改变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平衡,长期使用后,身体需要这些化学物质来维持正常功能,导致身体对毒品的依赖。
心理上的依赖:吸毒可以带来短暂的愉悦感或逃避现实的感觉,长期使用后,个体可能在心理上对这种感觉产生依赖,即使知道吸毒有害,也难以戒除。
B选项(错误):这个选项否认了吸毒成瘾包括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的观点。
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和临床经验,吸毒成瘾确实包括这两个方面,因此B选项不正确。
得出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A选项(正确)准确地描述了吸毒成瘾的特性,包括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

因此,答案是A(正确)。这个答案反映了吸毒成瘾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仅涉及生理层面,还涉及心理层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3.html
查看题目
602. 我们在网络上和陌生人交流和交友的时候,应该保持警惕心,不能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网络社交安全意识。在网络环境中,与陌生人交流时确实应当保持警惕,避免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学校等,因为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财产损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选项A(正确)是正确的答案,因为它强调了在网络交友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这是网络安全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选项B(错误)则是不正确的,选择它会表明对网络安全风险缺乏认识,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2.html
查看题目
601. 我们的爸爸、爷爷都可以喝酒,所以我们未成年人也可以喝酒。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表示未成年人可以喝酒,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酒精对他们的危害更大,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损害肝脏等器官,并且可能导致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

选项B:“错误”表示未成年人不可以喝酒,这个答案是正确的。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未成年人是不允许饮酒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选择答案B的原因是:未成年人饮酒不仅违法,而且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即使爸爸、爷爷可以喝酒,也不能说明未成年人就可以喝酒。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1.html
查看题目
6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

B.  少量吸毒对身体没有损害

C.  只吸几次毒不会上瘾

D.  吸食合成毒品危害比较传统毒品要小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禁毒知识的问题,我们需要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以确定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选项: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吸毒会导致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特别是与奖赏、记忆和决策相关的区域。这种改变会导致吸毒者产生强烈的欲望和依赖,即吸毒成瘾。因此,吸毒成瘾被视为一种脑病。

B选项:少量吸毒对身体没有损害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无论吸毒的量多少,都会对身体产生损害。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会干扰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肝脏损伤、精神问题等。

C选项:只吸几次毒不会上瘾

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每个人对毒品的反应和依赖程度不同,但即使是少量的、短期的吸毒也有可能导致成瘾。毒品的成瘾性与其化学特性和作用机制有关,而不是仅仅基于使用的次数或量。

D选项:吸食合成毒品危害比较传统毒品要小

这个说法同样是错误的。合成毒品和传统毒品都有其严重的危害。合成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可能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因为它们的作用机制更复杂,影响更广泛。

综上所述,A选项“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是正确的,因为它准确地描述了吸毒成瘾的生物学基础和对大脑的影响。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f88-c0d7-3742932e8400.html
查看题目
599. 吸毒者不健康的心理有盲目好奇、慕虚荣、赶时髦、追求刺激和享乐、赌气或逆反、无知和轻信、自暴自弃。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A(正确)。题目描述了吸毒者可能存在的几种不健康心理状态,包括盲目好奇、慕虚荣、赶时髦、追求刺激和享乐、赌气或逆反、无知和轻信、自暴自弃等。这些心理特征确实是一些人在尝试毒品或继续使用毒品时可能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它们反映了个体在面对社会压力、个人情感困扰或寻求身份认同时可能出现的不成熟应对方式。

选择A为正确答案的原因在于,这些心理状态已经被心理健康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广泛认为是导致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开始接触并滥用药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让学生了解这些潜在的风险心理对于预防毒品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ba0-c0d7-3742932e8408.html
查看题目
598. 吸毒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应该选择的正确生活态度是( )。

A.  最后吸一次,以后再也不吸了

B.  及时行乐,吸毒无害

C.  时而坚定,时而动摇

D.  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解析:选项A:“最后吸一次,以后再也不吸了”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开始就很难控制,而且戒毒需要坚定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选项B:“及时行乐,吸毒无害”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吸毒对身体、心理和社会都有极大的危害,不仅损害吸毒者本人的健康,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选项C:“时而坚定,时而动摇”这种态度不利于戒毒。戒毒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持续、坚定的意志力。如果态度动摇,很容易重新走上吸毒的道路。

选项D:“戒除毒瘾,回归社会”这是吸毒者应该选择的正确生活态度。戒除毒瘾可以帮助吸毒者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是对他们自己、家庭和社会都负责的做法。

因此,正确答案是D。这个选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ba0-c0d7-3742932e8407.html
查看题目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
清除内容
搜索
关闭
关闭
专为自学备考人员打造
试题通
自助导入本地题库
试题通
多种刷题考试模式
试题通
本地离线答题搜题
试题通
扫码考试方便快捷
试题通
海量试题每日更新
试题通
欢迎登录试题通
试题通
使用APP登录
试题通 试题通
使用微信登录
打开试题通APP——在首页点击扫一扫图标
切换到模拟考
关闭
章节选择
考试时长
题数
分值
单选题
0题
多选题
0题
判断题
0题
填空题
0题
简答题
0题
总题0
总分0
创建组卷考试
非会员用户总题数上限300题 会员用户总题数上限1000题
考试记录
关闭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