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提请管理层延长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的评估期间
B. 向管理层获取有关应对计划的书面声明
C. 评价管理层与持续经营能力评估相关的未来应对计划
D. 考虑自管理层作出评估后是否存在其他可获得的事实或信息
解析:解析:如果识别出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包括考虑缓解因素) ,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些程序应当包括:1、如果管理层尚未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评估,提请其进行评估。2、评价管理层与持续经营能力评估相关的未来应对计划(选项C)。管理层的应对计划可能包括管理层变卖资产、对外借款、重组债务、削减或延缓开支或者获得新的资本。3、如果被审计单位已编制现金流量预测,且对预测的分析是评价管理层未来应对计划时所考虑的事项或情况的未来结果的重要因素,评价用于编制预测的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并确定预测所基于的假设是否具有充分的支持。4、考虑自管理层作出评估后是否存在其他可获得的事实或信息(选项D)。5、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提供有关未来应对计划及其可行性的书面声明(选项B)。
A. 即使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大缺陷,也无需对此发表审计意见
B. 如果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要缺陷,无需在审计报告中说明
C. 如果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一般缺陷,无需在审计报告中说明
D. 如果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大缺陷,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对该缺陷进行说明
解析:解析:如果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区分具体情况予以处理:1、如果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一般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与企业进行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须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选项C正确);2、如果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要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须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选项B正确);3、如果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同时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对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披露,提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相关风险,但无须对其发表审计意见(选项A正确)。
A. 确定的抽样间隔
B. 执行抽样的时间
C. 选取样本的来源
D. 确定的抽样起点
解析:解析:对于需要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通过记录样本的来源(选项C正确)、抽样的起点(选项D正确)及抽样间隔(选项A正确)来识别已选取的样本。例如,若被审计单位对发运单顺序编号,测试的发运单的识别特征可以是对4月1日至9月30日的发运记录,从第12345号发运单开始每隔125号系统抽取发运单。
A. 企业的盈利水平保持稳定,通常选择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
B. 如果企业为处于开办期的新设企业,通常选择总资产作为基准
C. 如果企业为公益性质的基金会,通常选择捐赠收入减捐赠支出后的净额作为基准
D. 如果企业近年来经营状况大幅度波动,通常选择过去三至五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或亏损作为基准
解析:解析:公益性质的基金会,通常选择的基准是捐赠收入或捐赠支出总额。
A. 对存款期限跨越资产负债表日的未质押的定期存款检查开户证书复印件
B. 函证定期存款的相关信息
C.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已到期的定期存款核对兑付凭证
D. 对已质押的定期存款,检查定期存单复印件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对存款期限跨越资产负债表日的未质押定期存款,检查开户证实书原件而非复印件,以防止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复印件是未质押或未提现前原件的复印件。选项D错误,对已质押的定期存款,检查定期存单复印件,并与相应的质押合同核对,核对存款人、金额、期限等相关信息。
A. 企业业务流程的复杂度
B. 信息技术环境的规模和复杂度
C. 所处行业的利润水平
D. 信息系统的复杂度
解析:解析:在确定审计策略时,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复杂度、信息系统复杂度、系统生成的交易数量和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信息和复杂计算的数量、信息技术环境规模和复杂度五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审计范围进行适当考虑。(一)评估业务流程的复杂程度(二)评估信息系统的复杂程度(三)评估信息技术环境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A. 因账面余额小但被严重低估的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低,因此货币单元抽样不适用测试总体的低估
B. 货币单元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无需考虑总体的变异性,传统变量抽样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以减少样本规模
C. 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
D. 如果预计总体没有错报或只有少量错报,货币单元抽样和均值法可能比差额法和比率法更合适
解析:解析:选项B为货币单元抽样的优点;选项D 为传统变量抽样的缺点之一,如果几乎不存在错报,传统变量抽样中的差异法和比率法将无法使用;货币单元抽样的缺点主要包括:(1)货币单元抽样不适用于测试总体的低估,因为账面金额小但被严重低估的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低,如果在货币单元抽样中发现低估,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时需要特别考虑;(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2)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例如,如果准备对应收账款进行抽样,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将贷方余额分离出去,作为一个单独的总体,如果检查零余额的项目对审计目标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需要单独对其进行测试,因为零余额的项目在货币单元抽样中不会被选取;(3)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以确定总体是否完整并与财务报表一致,不过如果相关会计数据以电子形式储存,就不会额外增加大量的审计成本;(5)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A. 注册会计师作出决策的一贯性和稳定性
B. 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和专业技能
C. 注册会计师作出的职业判断结论的可辩护性
D.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解析:解析:衡量职业判断质量可以基于下列三个方面:(1)准确性或意见一致性,即职业判断结论与特定标准或客观事实的相符程度,或者不同职业判断主体针对同一职业判断问题所作判断彼此认同的程度;(2)决策一贯性和稳定性(选项A),即同一注册会计师针对同一项目的不同判断问题,所作出的判断之间是否符合应有的内在逻辑,以及同一注册会计师针对相同的职业判断问题,在不同时点所作出的判断是否结论相同或相似;(3)可辩护性(选项C),即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够证明自己的工作,通常,理由的充分性、思维的逻辑性和程序的合规性是可辩护性的基础。
A.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胜任能力
B. 评价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较高
C. 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不足以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
D. 内部审计没有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
解析:解析: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注册会计师不得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1)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不足以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选项C);(2)内部审计人员缺之足够的胜任能力(选项A);(3)内部审计没有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包括质量管理)(选项D)。
A.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监督的了解与评价,可能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有影响
B. 注册会计师对控制活动的了解,可能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有影响
C.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环境的了解,可能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有影响
D. 注册会计师对风险评估的了解,可能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有影响
解析:解析: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要素,更有可能影响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与沟通以及控制活动要素,更有可能影响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