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为了保护环境而正在建设的附属工程随主体工程计入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B. 不构成生产系统但能独立发挥效益的非生产性项目,在交付使用后计入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C. 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不需安装的设备,购买后计入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D. 分批交付生产的工程,应待全部交付完毕后一次性计入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保护环境而建设的附属辅助工程,只要全部建成,正式验收交付使用后就要计入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器具,应在交付使用后计入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分期分批交付生产或使用的工程,应分期分批计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A. 专利权
B. 专有技术
C. 商标权
D. 存货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新增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专有技术(又称非专利技术)的计价。专有技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专有技术本身应具有的,专有技术的价值在于专有技术的使用所能产生的超额获利能力,应在研究分析其直接和间接的获利能力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出其价值。如果专有技术是自创的,一般不作为无形资产入账,自创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当期费用处理。对于外购专有技术,应由法定评估机构确认后再进行估价,其方法往往通过能产生的收益采用收益法进行估价。
A. 无形资产计价入账后,应在其有效使用期内分期摊销
B. 专利权转让价格必须按成本估价
C. 自创专利权的价值为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支出
D. 自创的非专利技术一般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E. 通过行政划拨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新增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专利权转让按其所能带来的超额收益计价。自创的非专利技术一般不作为无形资产入账。通过行政划拨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A. 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B. 企业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通常不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C. 投资者按无形资产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时,按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D. 企业自创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按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新增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企业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照发票账单所载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市场价作价。
A. 建设单位管理费
B. 地质勘察费
C. 建筑工程设计费
D. 采购成本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运输设备及其他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家具等固定资产一般仅计算采购成本,不计分摊的“待摊投资”。
A.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总额作比例分摊
B. 土地征用费按建筑工程造价比例分摊
C. 建筑工程设计费按建筑工程造价比例分摊
D. 生产工艺流程系统设计费按需安装设备价值总额作比例分摊
E. 地质勘察费按建筑工程造价比例分摊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新增固定资产的其他费用,如果是属于整个建设项目或两个以上单项工程的,在计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时,应在各单项工程中按比例分摊。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需安装设备价值总额作比例分摊,而土地征用费、地质勘察和建筑工程设计费等费用则按建筑工程造价比例分摊,生产工艺流程系统设计费按安装工程造价比例分摊。
A. 管道和线路工程
B. 需安装的动力设备
C. 运输设备
D. 附属辅助工程
解析:解析:运输设备及其他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工具、器具、家具等固定资产一般仅计算采购成本,不计分摊。
A. 单位工程
B. 单项工程
C. 分部工程
D. 建设项目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计算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单项工程为对象的。
A. 70
B. 75
C. 84
D. 105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应分摊的建设单位管理费=(2000+500+1500)÷(6000+1000+3000)×210=84万元
A. 112
B. 137.1
C. 160
D. 186.7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选项分析】应分摊的工艺设计费=800/2000×400=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