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题库资源,更多练习功能,请下载试题通APP进行使用。
下载试题通APP
箭头
word转题目
excel转题目
pdf转题目
视频导出文档
文字转题目
扫码答题成绩 导出word
导出pdf文档 题目查重
题目搜索答案 搜索答案
题库题目查重 题目查重
题目试卷打印 试卷打印
关闭
数据未加载

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

去答题
收藏题库
复制链接
章节数:1
查看数:697
总题数:799
作者:
更新时间:暂无
类型:公开
题库简介:暂无
试题通
Scan me!
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
章节数:1
总题数:799
全部练习
顺序练习
题库内所有题目按顺序练习,登陆后答题可同步做题记录和错题本,小程序和app同步跟新。
组卷考试
组卷考试
自定义各题型题目数量和分值,创建考试并作答,也可继续完成当前题库未完成的考试试卷。
错题回做
错题回做
练习本题库答题考试过程中的错题,同步获取app和小程序的错题记录。
章节练习
章节练习
题库拆分章节,分章练习,记忆更轻松,练习更方便。
题目收藏
题目收藏
自定义收藏题目反复练习,可以在全部练习或错题练习时将题目添加到收藏,登陆后收藏题目三端同步。
考试记录
考试记录
查看当前题库的考试记录,复习考试题目,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考试简介
报考指南
考试大纲
考试安排
成绩证书
考试资讯
考试介绍
执业范围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网址
报名条件
信息审核
报名材料
缴费事项
准考证打印
大纲细分(获取数据)
科目安排
题型方式
成绩查询
证书查询
暂无资讯
本题库暂无考试信息

题库章节

章节

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

题数量:799
去答题

相关题目

801.运行 OSPF 协议的路由器先达到 FULL 状态,然后进行 LSDB 同步。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了OSPF协议中路由器的状态转换过程。在OSPF协议中,路由器的状态包括Down、Init、2-Way、Exstart、Exchange、Loading和Full七种状态。在OSPF协议中,路由器首先会通过Hello消息建立邻居关系,然后进行LSA交换,最终达到FULL状态。在FULL状态下,路由器才会进行LSDB同步,即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因此,801号路由器先达到FULL状态,然后进行LSDB同步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之间建立了一个通信网络,首先你们要通过打招呼建立联系,然后交换信息,最后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你们需要先建立联系,然后交换信息,最终才能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OSPF协议中的路由器状态转换过程也是类似的,需要先建立邻居关系,然后进行LSA交换,最终才能达到FULL状态并进行LSDB同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11.html
查看题目
800.运行 RSTP 协议的交换机接收到 TC 置位的 BPDU 后,清空所有端口学习到的 MAC 地址。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答案为B。运行RSTP协议的交换机接收到TC(Topology Change)置位的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后,并不会清空所有端口学习到的MAC地址。TC置位的BPDU是用来通知网络拓扑发生变化,交换机会根据这个信息来更新自己的转发表,但并不会清空所有端口学习到的MAC地址。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你是一个交换机,学习到了很多设备的MAC地址,这些MAC地址就像是你认识的朋友一样。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比如有一个新的设备加入了网络,会发送TC置位的BPDU给你,你会根据这个信息更新自己的转发表,但并不会把你认识的朋友都忘记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10.html
查看题目
799.链路两端 IPv6 地址前缀相同才可以建立 OSPFv3 的邻接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OSPFv3邻接关系的建立条件。在OSPFv3中,IPv6地址前缀相同并不是建立邻接关系的必要条件。OSPFv3建立邻接关系的条件主要包括:Hello消息的参数匹配、区域ID匹配、邻居路由器ID唯一等。因此,答案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有两台路由器A和B,它们的IPv6地址前缀不同,但是它们的Hello消息参数匹配、区域ID匹配,那么它们依然可以建立OSPFv3的邻接关系。这就好比两个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城市,但是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可以成为朋友一样。所以,IPv6地址前缀相同并不是建立OSPFv3邻接关系的必要条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f.html
查看题目
798.路由器可以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案为主机分配指定的 IPv6 地址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解析这道判断题。 ### 题目 **798. 路由器可以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案为主机分配指定的 IPv6 地址。** ### 答案 **错误** ### 解析 #### 1.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 - **定义**: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SLAAC)是一种 IPv6 地址配置方法,主机通过接收路由器发送的网络前缀信息,自动生成一个全局唯一的 IPv6 地址。 - **过程**: 1. 主机发送一个 **Router Solicitation (RS)** 消息给路由器。 2. 路由器响应一个 **Router Advertisement (RA)** 消息,其中包含网络前缀信息。 3. 主机使用接收到的网络前缀和自己的接口标识符(通常是 MAC 地址的一部分)生成一个 IPv6 地址。 #### 2. 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 **关键点**: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案不涉及路由器为特定主机分配特定的 IPv6 地址。 - **原因**: - 在 SLAAC 中,主机根据接收到的网络前缀自行生成地址,路由器并不参与地址的具体分配过程。 - 路由器只提供网络前缀信息,主机生成的地址是基于这些信息和自身的接口标识符,因此是随机的,不是由路由器指定的。 #### 3. 示例 假设有一个网络,路由器通过 RA 消息广播网络前缀 `2001:db8:1::/64`。 - **主机 A**: - 接口标识符:`00:11:22:33:44:55` - 生成的 IPv6 地址:`2001:db8:1:0:211:22ff:fe33:4455` - **主机 B**: - 接口标识符:`00:66:77:88:99:aa` - 生成的 IPv6 地址:`2001:db8:1:0:266:77ff:fe88:99aa` 在这个例子中,路由器并没有为每台主机指定具体的 IPv6 地址,而是提供了网络前缀,主机根据这个前缀和自己的接口标识符生成了地址。 ### 总结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是一种让主机自动生成 IPv6 地址的方法,路由器只提供网络前缀信息,而不参与具体地址的分配。因此,路由器不能通过 SLAAC 为主机分配指定的 IPv6 地址,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e.html
查看题目
797.在 AR 路由器上创建的认证方案 、授权方案 、计费方案 、HWTACACS 或者 RADIUS 服务器模板, 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 效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 题目解析 题目:在 AR 路由器上创建的认证方案、授权方案、计费方案、HWTACACS 或者 RADIUS 服务器模板,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效。 ### 选项解析 - **认证方案(Authentication Scheme)**: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方法,例如用户名和密码。 - **授权方案(Authorization Scheme)**:用于决定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或服务。 - **计费方案(Accounting Scheme)**:用于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例如流量、时间等。 - **HWTACACS 服务器模板**:HWTACACS 是一种网络访问控制协议,用于集中管理认证、授权和计费。 - **RADIUS 服务器模板**:RADIUS 是另一种常见的网络访问控制协议,也用于集中管理认证、授权和计费。 ### 答案解析 题目中的关键点在于“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效”。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方案和模板必须在某个特定的域中被应用,才能真正起作用。 然而,实际情况是: - **认证方案、授权方案、计费方案、HWTACACS 或 RADIUS 服务器模板**:这些配置可以在全局范围内定义,也可以在特定的域中应用。如果在全局范围内定义,它们会默认应用于所有域;如果在特定的域中定义,则只在该域中生效。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效”是不准确的。这些方案和模板可以在全局范围内定义并生效,而不仅仅是域下应用后才生效。 ### 示例 假设你在 AR 路由器上创建了一个全局的认证方案 `global-auth`,并且没有在任何特定域中应用它。那么,当用户尝试连接到路由器时,`global-auth` 仍然会被用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plaintext # 全局定义认证方案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global-auth authentication-mode local # 用户连接时,会使用全局定义的认证方案 ``` 如果在某个特定域 `domain1` 中定义了一个认证方案 `domain1-auth`,那么只有在 `domain1` 中连接的用户才会使用 `domain1-auth` 进行认证。 ```plaintext # 在特定域 domain1 中定义认证方案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domain1-auth authentication-mode local # 将认证方案应用到 domain1 aaa domain domain1 authentication-scheme domain1-auth ``` ### 结论 题目中的说法“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效”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方案和模板可以在全局范围内定义并生效。因此,正确答案是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d.html
查看题目
796.运行 STP 协议的交换机,端口在 Learning 状态下需要等待转发延时后才能转化为 Forwarding 状 态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道题。 ### 题目背景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是一种用于防止网络环路的协议。在STP中,交换机的端口会经历不同的状态变化,以确保网络中的数据包不会因为环路而无限循环。 ### 端口状态 STP定义了以下几种端口状态: 1. **Blocking**:端口不转发数据帧,但可以接收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接协议数据单元)。 2. **Listening**:端口开始参与生成树计算,但仍不转发数据帧。 3. **Learning**:端口开始学习MAC地址,但仍然不转发数据帧。 4. **Forwarding**:端口正常转发数据帧。 5. **Disabled**:端口被关闭,不参与生成树计算。 ### 题目解析 题目陈述:“运行STP协议的交换机,端口在Learning状态下需要等待转发延时后才能转化为Forwarding状态。” #### 为什么是错误的? 根据STP的工作原理,端口从Learning状态转换到Forwarding状态确实需要一个转发延时(Forward Delay),但这个延时并不是必须的等待时间,而是为了确保网络稳定和避免临时环路。 具体来说: - **Learning状态**:端口在这个状态下开始学习MAC地址,但不转发数据帧。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是Forward Delay(通常是15秒)。 - **Forwarding状态**:端口在这个状态下开始正常转发数据帧。 因此,端口从Learning状态转换到Forwarding状态确实需要经过一个Forward Delay,但这并不是一个“等待”过程,而是STP协议的一部分,用于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避免环路。 ### 示例 假设有一个交换机网络,其中某个端口从Blocking状态开始,逐步转换到其他状态: 1. **Blocking** -> **Listening**:端口开始参与生成树计算,持续15秒。 2. **Listening** -> **Learning**:端口开始学习MAC地址,持续15秒。 3. **Learning** -> **Forwarding**:端口开始正常转发数据帧,持续15秒。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状态转换都需要15秒的Forward Delay,但这是协议规定的,而不是单纯的“等待”。 ### 结论 题目中的陈述“运行STP协议的交换机,端口在Learning状态下需要等待转发延时后才能转化为Forwarding状态”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延时是STP协议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等待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c.html
查看题目
795.由于 TCP 协议在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时都采用三次握手机制,所以 TCP 支持可靠传输。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解析这道题。 ### 题目背景 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是一种用于IPv6网络中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的协议。DHCPv6支持两种配置模式: 1. **有状态自动配置**:客户端从DHCPv6服务器获取完整的网络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前缀、默认网关等。 2. **无状态自动配置**:客户端仅从DHCPv6服务器获取除IP地址以外的其他网络配置信息,如DNS服务器地址、NTP服务器地址等,IP地址则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获得。 ### 选项解析 - **A. RA (Router Advertisement)** - **解析**:RA报文是由路由器发送的,用于向网络中的主机提供网络配置信息。在无状态自动配置中,RA报文包含前缀信息,主机可以使用这些前缀信息生成自己的IPv6地址。在有状态自动配置中,RA报文会指示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完整的网络配置信息。 - **作用**:判断客户端是否需要通过DHCPv6获取配置信息。 - **B. NA (Neighbor Advertisement)** - **解析**:NA报文是邻居发现协议(NDP)的一部分,用于响应邻居请求(NS)或确认邻居的存在。它主要用于地址解析和可达性确认,与DHCPv6配置模式的判断无关。 - **作用**:不用于判断DHCPv6配置模式。 - **C. NS (Neighbor Solicitation)** - **解析**:NS报文也是邻居发现协议(NDP)的一部分,用于请求邻居的链路层地址或确认邻居的存在。它主要用于地址解析和重复地址检测,与DHCPv6配置模式的判断无关。 - **作用**:不用于判断DHCPv6配置模式。 - **D. RS (Router Solicitation)** - **解析**:RS报文是由主机发送的,用于请求路由器发送RA报文。通过发送RS报文,主机可以快速获取网络配置信息。在有状态自动配置中,RA报文会指示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完整的网络配置信息。 - **作用**:触发路由器发送RA报文,从而判断客户端是否需要通过DHCPv6获取配置信息。 ### 为什么选择AD - **A. RA** 和 **D. RS** 是正确答案,因为它们直接参与了判断客户端是否采用DHCPv6有状态自动配置还是无状态自动配置的过程。 - **RA** 报文包含了指示客户端是否需要通过DHCPv6获取配置信息的信息。 - **RS** 报文用于请求路由器发送RA报文,从而获取这些指示信息。 - **B. NA** 和 **C. NS** 不涉及DHCPv6配置模式的判断,它们主要用于邻居发现和地址解析。 ### 示例 假设一个客户端启动后,它会发送一个RS报文给路由器。路由器收到RS报文后,会回复一个RA报文。如果RA报文中的某个标志位(例如M位或O位)被设置,客户端就会知道需要通过DHCPv6获取配置信息(有状态自动配置)。如果这些标志位没有被设置,客户端就会使用无状态自动配置,仅从RA报文中获取前缀信息生成自己的IPv6地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b.html
查看题目
794.路由器在转发 IPv6 报文时,不需要对数据链路层重新封装。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解析 **题目:** 路由器在转发 IPv6 报文时, 不需要对数据链路层重新封装。 **答案:** 错误 ### 选项解析 **错误的原因:** 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 -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职责是确保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它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包(如 IPv6 报文)封装成帧,并通过物理层发送到下一个节点。 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 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时,会处理多个层次的协议栈。具体来说,路由器会在网络层(IP 层)解析和修改 IP 头部信息(如 TTL、校验和等),然后将数据包传递给数据链路层。 - 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需要根据目标下一跳的地址,重新生成一个新的帧头,以便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个节点。 3. **重新封装的必要性:** - 每次路由器转发数据包时,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PPP 等)重新生成帧头。这是因为每个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不同的格式和要求。 - 例如,如果一个 IPv6 报文从以太网接口进入路由器,然后从 PPP 接口发出,路由器必须将原来的以太网帧头替换为 PPP 帧头。 ### 示例 假设有一个 IPv6 报文从主机 A 发送到主机 B,中间经过两个路由器 R1 和 R2: 1. **主机 A 到 R1:** - 主机 A 将 IPv6 报文封装成以太网帧,发送给 R1。 - R1 接收到以太网帧,解析出 IPv6 报文。 2. **R1 到 R2:** - R1 根据路由表确定下一跳是 R2。 - R1 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以太网帧头,将 IPv6 报文封装成新的以太网帧,发送给 R2。 - R2 接收到以太网帧,解析出 IPv6 报文。 3. **R2 到主机 B:** - R2 根据路由表确定下一跳是主机 B。 - R2 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以太网帧头,将 IPv6 报文封装成新的以太网帧,发送给主机 B。 - 主机 B 接收到以太网帧,解析出 IPv6 报文。 ### 结论 因此,路由器在转发 IPv6 报文时,确实需要对数据链路层重新封装,以适应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下一跳的地址。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a.html
查看题目
793.MPLS 的体系结构由控制平面( Control Plane)和转发平面( Forwarding Plane)组成其中转发平 面主要完成标签的交换和报文的转发。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答案。 ### 题目背景 题目给出了一个路由器接口的输出信息,要求判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可以通过输出信息中的关键字段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 输出信息分析 假设输出信息如下(根据提供的图片链接): ``` Interface: Serial1/0/0 IP Address: 10.0.12.1/24 Link layer protocol: PPP MTU: 1500 bytes ``` ### 选项分析 **A. 本接口是同步接口** - **解析**:从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接口名称为 `Serial1/0/0`。在路由器中,`Serial` 接口通常用于广域网连接,且通常是同步接口。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B. 接口的 IP 地址为 10.0.12.1/24** - **解析**:从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接口的 IP 地址确实是 `10.0.12.1/24`。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C. 数据链路层采用的协议为 PPP** - **解析**:从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数据链路层协议为 `PPP`(点对点协议)。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D. 当本接口转发的数据包超过 1400Byte 时, 数据包需要分片** - **解析**:从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接口的 MTU(最大传输单元)为 `1500 bytes`。这意味着该接口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大小为 1500 字节。只有当数据包超过 1500 字节时,才需要分片。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 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答案是 **A、B、C**。 ### 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有一个路由器,它通过一个 `Serial` 接口连接到另一个路由器。这个接口配置了 `PPP` 协议,并且 IP 地址为 `10.0.12.1/24`。当你发送一个 1500 字节的数据包时,这个接口可以直接传输,不需要分片。但如果发送一个 1501 字节的数据包,就需要分片成两个或更多的小数据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9.html
查看题目
792.静态 NAT 只能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792. 静态 NAT 只能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 ### 答案 **错误** ### 解析 #### 1. 静态 NAT 的定义 静态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它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 IP 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中的公有 IP 地址。这种映射是固定的、一对一的。 #### 2. 一对一映射 静态 NAT 确实可以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例如: - 内部私有地址 192.168.1.10 映射到外部公有地址 203.0.113.10 - 内部私有地址 192.168.1.11 映射到外部公有地址 203.0.113.11 这种一对一的映射关系是静态 NAT 的主要特点之一。 #### 3. 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虽然静态 NAT 主要用于一对一的映射,但它并不限于只能实现一对一的映射。在某些情况下,静态 NAT 也可以实现多对一的映射,即多个内部私有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外部公有地址,但通过不同的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内部主机。这种技术通常被称为 **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或 **NAT Overload**。 例如: - 内部私有地址 192.168.1.10 使用端口 80 映射到外部公有地址 203.0.113.10:80 - 内部私有地址 192.168.1.11 使用端口 443 映射到外部公有地址 203.0.113.10:443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多个内部地址共享同一个外部地址,但通过端口号的不同,仍然可以区分不同的内部主机。 ### 结论 因此,静态 NAT 并不仅限于一对一的映射,还可以实现多对一的映射。所以,题目中的说法“静态 NAT 只能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是不准确的,答案为“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8.html
查看题目
试题通
试题通
APP下载
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
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
章节

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

题数量:799
去答题
试题通
Scan me!
华为数通工程师HCIA题库
试题通
801.运行 OSPF 协议的路由器先达到 FULL 状态,然后进行 LSDB 同步。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了OSPF协议中路由器的状态转换过程。在OSPF协议中,路由器的状态包括Down、Init、2-Way、Exstart、Exchange、Loading和Full七种状态。在OSPF协议中,路由器首先会通过Hello消息建立邻居关系,然后进行LSA交换,最终达到FULL状态。在FULL状态下,路由器才会进行LSDB同步,即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因此,801号路由器先达到FULL状态,然后进行LSDB同步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之间建立了一个通信网络,首先你们要通过打招呼建立联系,然后交换信息,最后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你们需要先建立联系,然后交换信息,最终才能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OSPF协议中的路由器状态转换过程也是类似的,需要先建立邻居关系,然后进行LSA交换,最终才能达到FULL状态并进行LSDB同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11.html
查看题目
800.运行 RSTP 协议的交换机接收到 TC 置位的 BPDU 后,清空所有端口学习到的 MAC 地址。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答案为B。运行RSTP协议的交换机接收到TC(Topology Change)置位的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后,并不会清空所有端口学习到的MAC地址。TC置位的BPDU是用来通知网络拓扑发生变化,交换机会根据这个信息来更新自己的转发表,但并不会清空所有端口学习到的MAC地址。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你是一个交换机,学习到了很多设备的MAC地址,这些MAC地址就像是你认识的朋友一样。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比如有一个新的设备加入了网络,会发送TC置位的BPDU给你,你会根据这个信息更新自己的转发表,但并不会把你认识的朋友都忘记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10.html
查看题目
799.链路两端 IPv6 地址前缀相同才可以建立 OSPFv3 的邻接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OSPFv3邻接关系的建立条件。在OSPFv3中,IPv6地址前缀相同并不是建立邻接关系的必要条件。OSPFv3建立邻接关系的条件主要包括:Hello消息的参数匹配、区域ID匹配、邻居路由器ID唯一等。因此,答案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有两台路由器A和B,它们的IPv6地址前缀不同,但是它们的Hello消息参数匹配、区域ID匹配,那么它们依然可以建立OSPFv3的邻接关系。这就好比两个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城市,但是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可以成为朋友一样。所以,IPv6地址前缀相同并不是建立OSPFv3邻接关系的必要条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f.html
查看题目
798.路由器可以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案为主机分配指定的 IPv6 地址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解析这道判断题。 ### 题目 **798. 路由器可以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案为主机分配指定的 IPv6 地址。** ### 答案 **错误** ### 解析 #### 1.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 - **定义**: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SLAAC)是一种 IPv6 地址配置方法,主机通过接收路由器发送的网络前缀信息,自动生成一个全局唯一的 IPv6 地址。 - **过程**: 1. 主机发送一个 **Router Solicitation (RS)** 消息给路由器。 2. 路由器响应一个 **Router Advertisement (RA)** 消息,其中包含网络前缀信息。 3. 主机使用接收到的网络前缀和自己的接口标识符(通常是 MAC 地址的一部分)生成一个 IPv6 地址。 #### 2. 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 **关键点**: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案不涉及路由器为特定主机分配特定的 IPv6 地址。 - **原因**: - 在 SLAAC 中,主机根据接收到的网络前缀自行生成地址,路由器并不参与地址的具体分配过程。 - 路由器只提供网络前缀信息,主机生成的地址是基于这些信息和自身的接口标识符,因此是随机的,不是由路由器指定的。 #### 3. 示例 假设有一个网络,路由器通过 RA 消息广播网络前缀 `2001:db8:1::/64`。 - **主机 A**: - 接口标识符:`00:11:22:33:44:55` - 生成的 IPv6 地址:`2001:db8:1:0:211:22ff:fe33:4455` - **主机 B**: - 接口标识符:`00:66:77:88:99:aa` - 生成的 IPv6 地址:`2001:db8:1:0:266:77ff:fe88:99aa` 在这个例子中,路由器并没有为每台主机指定具体的 IPv6 地址,而是提供了网络前缀,主机根据这个前缀和自己的接口标识符生成了地址。 ### 总结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是一种让主机自动生成 IPv6 地址的方法,路由器只提供网络前缀信息,而不参与具体地址的分配。因此,路由器不能通过 SLAAC 为主机分配指定的 IPv6 地址,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e.html
查看题目
797.在 AR 路由器上创建的认证方案 、授权方案 、计费方案 、HWTACACS 或者 RADIUS 服务器模板, 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 效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 题目解析 题目:在 AR 路由器上创建的认证方案、授权方案、计费方案、HWTACACS 或者 RADIUS 服务器模板,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效。 ### 选项解析 - **认证方案(Authentication Scheme)**: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方法,例如用户名和密码。 - **授权方案(Authorization Scheme)**:用于决定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或服务。 - **计费方案(Accounting Scheme)**:用于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例如流量、时间等。 - **HWTACACS 服务器模板**:HWTACACS 是一种网络访问控制协议,用于集中管理认证、授权和计费。 - **RADIUS 服务器模板**:RADIUS 是另一种常见的网络访问控制协议,也用于集中管理认证、授权和计费。 ### 答案解析 题目中的关键点在于“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效”。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方案和模板必须在某个特定的域中被应用,才能真正起作用。 然而,实际情况是: - **认证方案、授权方案、计费方案、HWTACACS 或 RADIUS 服务器模板**:这些配置可以在全局范围内定义,也可以在特定的域中应用。如果在全局范围内定义,它们会默认应用于所有域;如果在特定的域中定义,则只在该域中生效。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效”是不准确的。这些方案和模板可以在全局范围内定义并生效,而不仅仅是域下应用后才生效。 ### 示例 假设你在 AR 路由器上创建了一个全局的认证方案 `global-auth`,并且没有在任何特定域中应用它。那么,当用户尝试连接到路由器时,`global-auth` 仍然会被用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plaintext # 全局定义认证方案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global-auth authentication-mode local # 用户连接时,会使用全局定义的认证方案 ``` 如果在某个特定域 `domain1` 中定义了一个认证方案 `domain1-auth`,那么只有在 `domain1` 中连接的用户才会使用 `domain1-auth` 进行认证。 ```plaintext # 在特定域 domain1 中定义认证方案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domain1-auth authentication-mode local # 将认证方案应用到 domain1 aaa domain domain1 authentication-scheme domain1-auth ``` ### 结论 题目中的说法“只有在域下应用后才能生效”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方案和模板可以在全局范围内定义并生效。因此,正确答案是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d.html
查看题目
796.运行 STP 协议的交换机,端口在 Learning 状态下需要等待转发延时后才能转化为 Forwarding 状 态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道题。 ### 题目背景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是一种用于防止网络环路的协议。在STP中,交换机的端口会经历不同的状态变化,以确保网络中的数据包不会因为环路而无限循环。 ### 端口状态 STP定义了以下几种端口状态: 1. **Blocking**:端口不转发数据帧,但可以接收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接协议数据单元)。 2. **Listening**:端口开始参与生成树计算,但仍不转发数据帧。 3. **Learning**:端口开始学习MAC地址,但仍然不转发数据帧。 4. **Forwarding**:端口正常转发数据帧。 5. **Disabled**:端口被关闭,不参与生成树计算。 ### 题目解析 题目陈述:“运行STP协议的交换机,端口在Learning状态下需要等待转发延时后才能转化为Forwarding状态。” #### 为什么是错误的? 根据STP的工作原理,端口从Learning状态转换到Forwarding状态确实需要一个转发延时(Forward Delay),但这个延时并不是必须的等待时间,而是为了确保网络稳定和避免临时环路。 具体来说: - **Learning状态**:端口在这个状态下开始学习MAC地址,但不转发数据帧。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是Forward Delay(通常是15秒)。 - **Forwarding状态**:端口在这个状态下开始正常转发数据帧。 因此,端口从Learning状态转换到Forwarding状态确实需要经过一个Forward Delay,但这并不是一个“等待”过程,而是STP协议的一部分,用于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避免环路。 ### 示例 假设有一个交换机网络,其中某个端口从Blocking状态开始,逐步转换到其他状态: 1. **Blocking** -> **Listening**:端口开始参与生成树计算,持续15秒。 2. **Listening** -> **Learning**:端口开始学习MAC地址,持续15秒。 3. **Learning** -> **Forwarding**:端口开始正常转发数据帧,持续15秒。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状态转换都需要15秒的Forward Delay,但这是协议规定的,而不是单纯的“等待”。 ### 结论 题目中的陈述“运行STP协议的交换机,端口在Learning状态下需要等待转发延时后才能转化为Forwarding状态”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延时是STP协议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等待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c.html
查看题目
795.由于 TCP 协议在建立连接和关闭连接时都采用三次握手机制,所以 TCP 支持可靠传输。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解析这道题。 ### 题目背景 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是一种用于IPv6网络中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的协议。DHCPv6支持两种配置模式: 1. **有状态自动配置**:客户端从DHCPv6服务器获取完整的网络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前缀、默认网关等。 2. **无状态自动配置**:客户端仅从DHCPv6服务器获取除IP地址以外的其他网络配置信息,如DNS服务器地址、NTP服务器地址等,IP地址则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获得。 ### 选项解析 - **A. RA (Router Advertisement)** - **解析**:RA报文是由路由器发送的,用于向网络中的主机提供网络配置信息。在无状态自动配置中,RA报文包含前缀信息,主机可以使用这些前缀信息生成自己的IPv6地址。在有状态自动配置中,RA报文会指示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完整的网络配置信息。 - **作用**:判断客户端是否需要通过DHCPv6获取配置信息。 - **B. NA (Neighbor Advertisement)** - **解析**:NA报文是邻居发现协议(NDP)的一部分,用于响应邻居请求(NS)或确认邻居的存在。它主要用于地址解析和可达性确认,与DHCPv6配置模式的判断无关。 - **作用**:不用于判断DHCPv6配置模式。 - **C. NS (Neighbor Solicitation)** - **解析**:NS报文也是邻居发现协议(NDP)的一部分,用于请求邻居的链路层地址或确认邻居的存在。它主要用于地址解析和重复地址检测,与DHCPv6配置模式的判断无关。 - **作用**:不用于判断DHCPv6配置模式。 - **D. RS (Router Solicitation)** - **解析**:RS报文是由主机发送的,用于请求路由器发送RA报文。通过发送RS报文,主机可以快速获取网络配置信息。在有状态自动配置中,RA报文会指示客户端通过DHCPv6获取完整的网络配置信息。 - **作用**:触发路由器发送RA报文,从而判断客户端是否需要通过DHCPv6获取配置信息。 ### 为什么选择AD - **A. RA** 和 **D. RS** 是正确答案,因为它们直接参与了判断客户端是否采用DHCPv6有状态自动配置还是无状态自动配置的过程。 - **RA** 报文包含了指示客户端是否需要通过DHCPv6获取配置信息的信息。 - **RS** 报文用于请求路由器发送RA报文,从而获取这些指示信息。 - **B. NA** 和 **C. NS** 不涉及DHCPv6配置模式的判断,它们主要用于邻居发现和地址解析。 ### 示例 假设一个客户端启动后,它会发送一个RS报文给路由器。路由器收到RS报文后,会回复一个RA报文。如果RA报文中的某个标志位(例如M位或O位)被设置,客户端就会知道需要通过DHCPv6获取配置信息(有状态自动配置)。如果这些标志位没有被设置,客户端就会使用无状态自动配置,仅从RA报文中获取前缀信息生成自己的IPv6地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b.html
查看题目
794.路由器在转发 IPv6 报文时,不需要对数据链路层重新封装。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解析 **题目:** 路由器在转发 IPv6 报文时, 不需要对数据链路层重新封装。 **答案:** 错误 ### 选项解析 **错误的原因:** 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 -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职责是确保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它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包(如 IPv6 报文)封装成帧,并通过物理层发送到下一个节点。 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 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时,会处理多个层次的协议栈。具体来说,路由器会在网络层(IP 层)解析和修改 IP 头部信息(如 TTL、校验和等),然后将数据包传递给数据链路层。 - 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需要根据目标下一跳的地址,重新生成一个新的帧头,以便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个节点。 3. **重新封装的必要性:** - 每次路由器转发数据包时,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PPP 等)重新生成帧头。这是因为每个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不同的格式和要求。 - 例如,如果一个 IPv6 报文从以太网接口进入路由器,然后从 PPP 接口发出,路由器必须将原来的以太网帧头替换为 PPP 帧头。 ### 示例 假设有一个 IPv6 报文从主机 A 发送到主机 B,中间经过两个路由器 R1 和 R2: 1. **主机 A 到 R1:** - 主机 A 将 IPv6 报文封装成以太网帧,发送给 R1。 - R1 接收到以太网帧,解析出 IPv6 报文。 2. **R1 到 R2:** - R1 根据路由表确定下一跳是 R2。 - R1 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以太网帧头,将 IPv6 报文封装成新的以太网帧,发送给 R2。 - R2 接收到以太网帧,解析出 IPv6 报文。 3. **R2 到主机 B:** - R2 根据路由表确定下一跳是主机 B。 - R2 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以太网帧头,将 IPv6 报文封装成新的以太网帧,发送给主机 B。 - 主机 B 接收到以太网帧,解析出 IPv6 报文。 ### 结论 因此,路由器在转发 IPv6 报文时,确实需要对数据链路层重新封装,以适应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下一跳的地址。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a.html
查看题目
793.MPLS 的体系结构由控制平面( Control Plane)和转发平面( Forwarding Plane)组成其中转发平 面主要完成标签的交换和报文的转发。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答案。 ### 题目背景 题目给出了一个路由器接口的输出信息,要求判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可以通过输出信息中的关键字段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 输出信息分析 假设输出信息如下(根据提供的图片链接): ``` Interface: Serial1/0/0 IP Address: 10.0.12.1/24 Link layer protocol: PPP MTU: 1500 bytes ``` ### 选项分析 **A. 本接口是同步接口** - **解析**:从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接口名称为 `Serial1/0/0`。在路由器中,`Serial` 接口通常用于广域网连接,且通常是同步接口。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B. 接口的 IP 地址为 10.0.12.1/24** - **解析**:从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接口的 IP 地址确实是 `10.0.12.1/24`。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C. 数据链路层采用的协议为 PPP** - **解析**:从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数据链路层协议为 `PPP`(点对点协议)。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D. 当本接口转发的数据包超过 1400Byte 时, 数据包需要分片** - **解析**:从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接口的 MTU(最大传输单元)为 `1500 bytes`。这意味着该接口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大小为 1500 字节。只有当数据包超过 1500 字节时,才需要分片。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 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答案是 **A、B、C**。 ### 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有一个路由器,它通过一个 `Serial` 接口连接到另一个路由器。这个接口配置了 `PPP` 协议,并且 IP 地址为 `10.0.12.1/24`。当你发送一个 1500 字节的数据包时,这个接口可以直接传输,不需要分片。但如果发送一个 1501 字节的数据包,就需要分片成两个或更多的小数据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9.html
查看题目
792.静态 NAT 只能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792. 静态 NAT 只能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 ### 答案 **错误** ### 解析 #### 1. 静态 NAT 的定义 静态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它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 IP 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中的公有 IP 地址。这种映射是固定的、一对一的。 #### 2. 一对一映射 静态 NAT 确实可以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例如: - 内部私有地址 192.168.1.10 映射到外部公有地址 203.0.113.10 - 内部私有地址 192.168.1.11 映射到外部公有地址 203.0.113.11 这种一对一的映射关系是静态 NAT 的主要特点之一。 #### 3. 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虽然静态 NAT 主要用于一对一的映射,但它并不限于只能实现一对一的映射。在某些情况下,静态 NAT 也可以实现多对一的映射,即多个内部私有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外部公有地址,但通过不同的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内部主机。这种技术通常被称为 **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或 **NAT Overload**。 例如: - 内部私有地址 192.168.1.10 使用端口 80 映射到外部公有地址 203.0.113.10:80 - 内部私有地址 192.168.1.11 使用端口 443 映射到外部公有地址 203.0.113.10:443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多个内部地址共享同一个外部地址,但通过端口号的不同,仍然可以区分不同的内部主机。 ### 结论 因此,静态 NAT 并不仅限于一对一的映射,还可以实现多对一的映射。所以,题目中的说法“静态 NAT 只能实现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一对一映射”是不准确的,答案为“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0a-d3af-2b30-c039-62ee46700008.html
查看题目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
清除内容
搜索
关闭
关闭
专为自学备考人员打造
试题通
自助导入本地题库
试题通
多种刷题考试模式
试题通
本地离线答题搜题
试题通
扫码考试方便快捷
试题通
海量试题每日更新
试题通
欢迎登录试题通
试题通
使用APP登录
试题通 试题通
使用微信登录
打开试题通APP——在首页点击扫一扫图标
切换到模拟考
关闭
章节选择
考试时长
题数
分值
单选题
0题
多选题
0题
判断题
0题
填空题
0题
简答题
0题
总题0
总分0
创建组卷考试
非会员用户总题数上限300题 会员用户总题数上限1000题
考试记录
关闭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