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定适当的债务组合,与主要资金提供者建立稳健持久的关系
B. 适度分散客户种类和资金到期日
C. 关注贷款对象、时间跨度、还款周期等要素的分布结构
D. 保持合理的资金来源结构
解析:商业银行应通过以下方法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分布结构:①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各类资金来源的合理比例,并适度分散客户种类和资金到期日;②在日常经营中持有足够水平的流动资金,并根据本行的业务特点持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组合,作为应付紧急融资的储备;③制定适当的债务组合以及与主要资金提供者建立稳健持久的关系,以维持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及稳定性,避免资金来源过度集中于个别对手、产品或市场;④制定风险集中限额,并监测日常遵守的情况;⑤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应注意交易对象、时间跨度、还款周期等要素的分布结构。
A. 违约损失率指某一债项违约导致的损失金额占该违约债项风险暴露的比例
B. 违约损失率引入监管资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加正确地反映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
C. 违约损失率估计应以预期清偿率为基础
D. 违约损失率估计应基于经济损失
E. 违约损失率不能仅依据对抵(质)押品市值的估计,同时应考虑到银行可能没有能力迅速控制和清算抵押品
解析:违约损失率估计应以历史清偿率为基础。
A. 三
B. 二
C. 四
D. 五
解析:基本指标法操作风险资本等于银行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
A. 担保期间,抵押物不需转移给债权人,质押物必须转移给债权人
B. 抵押物必须是债务人的财产,质押物可以是第三人的财产
C. 抵押中的债权人为抵押权人,质押中的债权人为质权人
D. 抵押物必须是第三人的财产,质押物可以是债务人的财产
解析: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债务人或第三方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质押又称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在动产质押中,债务人或第三方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
A. 汇率风险
B. 基准风险
C. 期权性风险
D. 重新定价风险
解析: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成熟期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所存在的差异
A. 远期合约
B. 掉期合约
C. 即期合约
D. 期权合约
解析:市场风险根据不同的交易策略,采用远期、掉期、期权等金产品开展主动的风险对冲管理,以降低风险敞口,保障金融市场业务稳健运营。
A. 资本充足率预警管理
B. 存贷比监管预警管理
C. 主要风险暴露预警管理
D. 拨备覆盖比预警管理
解析:适应监管底线的风险预警管理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监管底线要求,制定和实施不同的预警管理机制。例如,资本充足率预警管理、存贷比监管预警管理、信贷不良资产及不良资产占比预警管理、产品风险监测预警、拨备覆盖比预警管理、集中度风险预警管理、重大风险事件预警管理等。主要风险暴露预警管理属于适应本行内部信用风险执行效果的预警管理。
A. 压力测试
B. 资本充足率
C. 利润率
D. 风险偏好与利益相关人的期望
解析:压力测试是银行识别和评估风险水平的重要手段,银行通过开展压力测试,判断银行的风险状况是否在风险偏好所容忍的范围内,如果超出,银行需采取行动降低风险水平
A. 7
B. 10
C. 15
D. 30
解析:《山西省农商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不良资产由各级机构相关资产管理部门于入账后一个月内向不良资产管理部门移交以下相关资料
A. 应当在整体风险偏好下制定定性、定量指标并重的操作风险偏好,至少每三年开展一次重检
B. 风险偏好应当与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绩效考评和薪酬机制等相衔接
C. 风险偏好指标应当包括监管部门对特定机构确定的操作风险类监测指标要求
D. 应当通过确定操作风险容忍度或者风险限额等方式建立风险偏好传导机制,对操作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和及时预警
解析:根据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年第5号)第十九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在整体风险偏好下制定定性、定量指标并重的操作风险偏好,每年开展重检。风险偏好应当与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绩效考评和薪酬机制等相衔接。风险偏好指标应当包括监管部门对特定机构确定的操作风险类监测指标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当通过确定操作风险容忍度或者风险限额等方式建立风险偏好传导机制,对操作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和及时预警。